词典 马嚼 马嚼的意思
jiáo

马嚼

简体马嚼
繁体馬嚼
拼音mǎ jiáo
注音ㄇㄚˇ ㄐ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jiáo jué jiào, ◎ 用牙齿咬碎。【组词】:细嚼慢咽。味同嚼蜡。 ◎ 义同(一),用于某些复合词。【组词】:咀嚼。 ◎ 〔倒(dǎo)嚼〕反刍,牛等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

基本含义

指马嚼子,比喻人说话不经思考,随口乱说。

马嚼的意思

马嚼 [mǎ jiáo]

1. 勒马的嚼子。

马嚼 引证解释

⒈ 勒马的嚼子。

《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西门庆 再三固辞, 何千户 令手下把马嚼拉住……於是併马相行。”
亦称“马嚼子”。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庄子 且说且走,爬在马上,正想加鞭,那汉子突然跳出草丛,跑上去拉住了马嚼子。”


马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分道扬镳释义:也说分路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史·魏宗室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 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扬镳:驱马前进。镳(biāo):马嚼子。
    • 2.
      前口儿释义:马嚼子。
    • 3.
      嚼啮释义:⒈咬啮。 《宣和遗事》前集:“崇寧 五年夏,解州 有蛟在 盐池 作祟,布炁十餘里,人畜在炁中者,輒皆嚼嚙,伤人甚众。”⒉嚼齧:咬啮。三国 魏 阮籍《元父赋》:“于其远险……熊虎是生。故人民被害嚼啮。”唐 杜甫《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一本作“噍啮”、“嚼囓”。唐 韩愈《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雷公擘山海水翻,齿牙嚼啮舌腭反。”
    • 4.
      嚼齧释义:咬啮。三国 魏 阮籍《元父赋》:“于其远险……熊虎是生。故人民被害嚼啮。”唐 杜甫《哀江头》诗:“輦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一本作“噍啮”、“嚼囓”。唐 韩愈《陆浑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韵》:“雷公擘山海水翻,齿牙嚼啮舌腭反。”
    • 5.
      扬镳释义:⒈提起马嚼子。谓驱马。⒉喻显扬才华。
    • 6.
      朱幩释义:⒈马嚼环两旁的红色扇汗用具。 亦用作装饰。⒉引申为华美的车乘。⒊谓赤帜、红旗。
    • 7.
      朱镳释义:两端有红色佩饰的马嚼子。
    • 8.
      玉衔释义:玉饰的马嚼子。
    • 9.
      箝勒释义:马嚼子与马络头。比喻控制约束。
    • 10.
      衔体释义:指马嚼子。
    • 11.
      衔勒释义:⒈马嚼口和马络头。⒉法纪。⒊控制;限制。
    • 12.
      衔尾相属释义:马嚼子接着马尾巴。 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 13.
      衔棰释义:⒈马嚼子与马鞭。⒉马鞭相接。谓车马往来不绝。
    • 14.
      衔橛释义:⒈亦作“衔橜”。马嚼子。⒉指驰骋游猎。⒊见“衔橜之变”。
    • 15.
      衔璅释义:犹衔勒。马嚼子。
    • 16.
      衔策释义:马嚼子和马鞭。 亦喻指准绳、准则。
    • 17.
      衔箝释义:指受马嚼子约束。
    • 18.
      衔箠释义:⒈马嚼子与马鞭。汉 焦赣《易林·艮之夬》:“驥穷盐车,困於衔箠。”⒉马鞭相接。谓车马往来不绝。《新唐书·郑元铸传》:“且 唐 有天下,约可汗为兄弟,使馹衔箠於道。”
    • 19.
      衔羁释义:马嚼子和缰绳。引申为拘束,限制。
    • 20.
      衔辔释义:⒈马嚼子和马缰绳。⒉指马匹。⒊喻法令。

马嚼(maj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马嚼是什么意思 马嚼读音 怎么读 马嚼,拼音是mǎ jiáo,马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马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