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顾 自顾的意思

自顾

简体自顾
繁体自顧
拼音zì gù
注音ㄗˋ ㄍ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gù,(1) 回头看,泛指看。【组词】:顾眄。顾名思义。回顾。(2) 照管,注意。【组词】:顾及。顾忌。顾虑。顾念。顾恤。顾全。顾问。顾惜。兼顾。(3) 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货物或要求服务的。【组词】:顾客。惠顾。主顾。(4) 拜访。【组词】:三顾茅庐。(5) 文言连词,但、但看。【例句】:“兵不在多,顾用之何如耳”。(6) 文言连词,反而、却。【例句】:“足反居上,首顾居下。”(7) 同“雇”,酬。(8) 姓。

基本含义

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需要或利益。

自顾的意思

自顾 [zì gù]

1. 自念;自视。

自顾 引证解释

⒈ 自念;自视。

《东观汉记·和熹邓后传》:“太后临大病,不自顾而念兆民。”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李善 注:“郑玄 《毛诗笺》曰:‘顾,念也。’”
唐 杜甫 《客堂》诗:“臺郎选才俊,自顾亦已极。”
明 刘基 《战城南》诗:“胡为彼狂不自顾,而与大国争长雄。”


自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暇释义:没有时间;忙不过来:应接不暇。自顾不暇。
    • 2.
      养晦释义: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 不能从。”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 3.
      彻贫释义:谓贫困之极。清 方薰《山静居诗话》:“乡先生 周篔,隐於市廛,读书卖米。敦交谊,恒急於人而不暇自顾,遂至彻贫,然豪迈自若。”
    • 4.
      悚惕释义:⒈恐惧;惶恐。汉 焦赣《易林·遯之随》:“使民不惧,安无悚惕。”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城南依山原,北临 黄河,悬水百餘仞,临之者感悚惕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拜之后,心中悚惕,魂魄俱无。”清 吴伟业《松鼠》诗:“侧目仍盱睢,奉头似悚惕。”⒉常用为奏章或书信中的套语。唐 元稹《为令狐相国谢回一子官与弟状》:“宠过忧来,恩殊感极,彷徨自顾,悚惕难居。”清 陈确《答张考夫书》:“临书不胜悚惕。”⒊警惕。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二》:“録自 唐 以来诸家言,以悚惕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
    • 5.
      悴薄释义:寒悴微薄。南朝 梁 沉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
    • 6.
      抚剑释义:⒈按剑。《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遂超乘,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奋袂攘袵,抚剑东顾,而心已驰於 吴会 矣。”唐 司空图《冯燕歌》:“冯君 抚剑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非贸贸然暴虎冯河、抚剑疾视者所可与议也。”⒉指从戎。南朝 齐 谢朓《和江丞北戍琅琊城》:“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 7.
      拸画释义: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庄子·庚桑楚》:“介者拸画,外非誉也。”郭象 注:“画,所以饰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亏残,则不復以好丑在怀,故拸而弃之。”俞樾《诸子平议·庄子三》:“《汉书·司马相如传》:‘痑以陆离。’师古 注曰:‘痑,自放纵也。’即此拸字之义。桓 六年《穀梁传》:‘以其画我。’《公羊传》作‘化我’。何休 注曰:‘行过无礼谓之化。’即此画字之义。盖人既刖足,不自顾惜,非誉皆所不计,故不拘法度也。”
    • 8.
      汲汲顾影释义: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9.
      洗拔释义:⒈涤除尘俗,超出物外。南朝 梁 王僧孺《礼佛唱道发愿文》:“故欲洗拔万有,度脱羣生。”⒉除去垢辱,提拔重用。唐 白居易《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太原 一男子,自顾庸且鄙;老逢不次恩,洗拔出泥滓。”明 沉德符《野获编·京职·周宁宇少卿》:“臣为 张居正 门生,素称相知,且受其洗拔,何尝有隙,臣死不敢诬地下。”
    • 10.
      省閲释义:审视;阅览。《周礼·春官·肆师》“大祭祀,展牺牲”汉 郑玄 注:“展,省閲也。”《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慈 躬往省閲,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遗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宋 陆游《上二府论都邑札子》:“自顾贱愚不肖,无尺寸可以上补聪明,而徒以无益之事上勤省閲,实有罪焉。”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郑氏 艺文一略该括甚鉅,核剖弥精,良堪省閲。”
    • 11.
      记牒释义:亦作“记谍”。史册;文字记录。《三国志·蜀志·宗预传》“我六十何为不受邪”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臣 松之 以为 芝 以年啁 预,是不自顾。然 预 之此答,触人所忌,载之记牒,近为烦文。”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含灵万品,既非记谍所穷;物物禀生,岂伊积尘能计。”唐 岑文本《拟<剧秦美新>》:“摛记牒於无穷,播歌诵而盈耳。”明 汤显祖《太学同游记叙》:“维时人士波涌,然无记牒,久而遗忘,固人情也。”
    • 12.
      讵几释义:谓无多。 《文选·陆机<叹逝赋>》:“弥年时其詎几,夫何往而不残。”吕向 注:“詎几,无多也。”《旧唐书·刘仁轨传》:“自顾老病日侵,残生詎几!奄忽长逝,衔恨九泉。所以披露肝胆,昧死闻奏。”
    • 13.
      跼身释义:厕身于,身处于。唐 元结《与党评事》诗:“自顾无功劳,一岁官再迁。跼身班次中,常窃愧耻焉。”
    • 14.
      顾影释义:亦作“顾景”。 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宋 王安石《明妃曲》之一:“低迴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颜氏》:“女入房,巾服而出,曰:‘视妾可作男儿否?’生视之,儼然一顾影少年也。”
    • 15.
      顾惭释义:自顾而惭愧。
    • 16.
      顾步释义:徘徊自顾;回首缓行。

自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暇释义:没有时间;忙不过来:应接不暇。自顾不暇。
    • 2.
      养晦释义: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 不能从。”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 3.
      彻贫释义:谓贫困之极。清 方薰《山静居诗话》:“乡先生 周篔,隐於市廛,读书卖米。敦交谊,恒急於人而不暇自顾,遂至彻贫,然豪迈自若。”
    • 4.
      悚惕释义:⒈恐惧;惶恐。汉 焦赣《易林·遯之随》:“使民不惧,安无悚惕。”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城南依山原,北临 黄河,悬水百餘仞,临之者感悚惕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拜之后,心中悚惕,魂魄俱无。”清 吴伟业《松鼠》诗:“侧目仍盱睢,奉头似悚惕。”⒉常用为奏章或书信中的套语。唐 元稹《为令狐相国谢回一子官与弟状》:“宠过忧来,恩殊感极,彷徨自顾,悚惕难居。”清 陈确《答张考夫书》:“临书不胜悚惕。”⒊警惕。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二》:“録自 唐 以来诸家言,以悚惕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
    • 5.
      悴薄释义:寒悴微薄。南朝 梁 沉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
    • 6.
      抚剑释义:⒈按剑。《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遂超乘,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奋袂攘袵,抚剑东顾,而心已驰於 吴会 矣。”唐 司空图《冯燕歌》:“冯君 抚剑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非贸贸然暴虎冯河、抚剑疾视者所可与议也。”⒉指从戎。南朝 齐 谢朓《和江丞北戍琅琊城》:“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 7.
      拸画释义:不拘法度。一说不饰容貌。《庄子·庚桑楚》:“介者拸画,外非誉也。”郭象 注:“画,所以饰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亏残,则不復以好丑在怀,故拸而弃之。”俞樾《诸子平议·庄子三》:“《汉书·司马相如传》:‘痑以陆离。’师古 注曰:‘痑,自放纵也。’即此拸字之义。桓 六年《穀梁传》:‘以其画我。’《公羊传》作‘化我’。何休 注曰:‘行过无礼谓之化。’即此画字之义。盖人既刖足,不自顾惜,非誉皆所不计,故不拘法度也。”
    • 8.
      汲汲顾影释义: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9.
      洗拔释义:⒈涤除尘俗,超出物外。南朝 梁 王僧孺《礼佛唱道发愿文》:“故欲洗拔万有,度脱羣生。”⒉除去垢辱,提拔重用。唐 白居易《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太原 一男子,自顾庸且鄙;老逢不次恩,洗拔出泥滓。”明 沉德符《野获编·京职·周宁宇少卿》:“臣为 张居正 门生,素称相知,且受其洗拔,何尝有隙,臣死不敢诬地下。”
    • 10.
      省閲释义:审视;阅览。《周礼·春官·肆师》“大祭祀,展牺牲”汉 郑玄 注:“展,省閲也。”《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慈 躬往省閲,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遗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宋 陆游《上二府论都邑札子》:“自顾贱愚不肖,无尺寸可以上补聪明,而徒以无益之事上勤省閲,实有罪焉。”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郑氏 艺文一略该括甚鉅,核剖弥精,良堪省閲。”
    • 11.
      记牒释义:亦作“记谍”。史册;文字记录。《三国志·蜀志·宗预传》“我六十何为不受邪”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臣 松之 以为 芝 以年啁 预,是不自顾。然 预 之此答,触人所忌,载之记牒,近为烦文。”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含灵万品,既非记谍所穷;物物禀生,岂伊积尘能计。”唐 岑文本《拟<剧秦美新>》:“摛记牒於无穷,播歌诵而盈耳。”明 汤显祖《太学同游记叙》:“维时人士波涌,然无记牒,久而遗忘,固人情也。”
    • 12.
      讵几释义:谓无多。 《文选·陆机<叹逝赋>》:“弥年时其詎几,夫何往而不残。”吕向 注:“詎几,无多也。”《旧唐书·刘仁轨传》:“自顾老病日侵,残生詎几!奄忽长逝,衔恨九泉。所以披露肝胆,昧死闻奏。”
    • 13.
      跼身释义:厕身于,身处于。唐 元结《与党评事》诗:“自顾无功劳,一岁官再迁。跼身班次中,常窃愧耻焉。”
    • 14.
      顾影释义:亦作“顾景”。 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 丰容靚饰,光明 汉 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宋 王安石《明妃曲》之一:“低迴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颜氏》:“女入房,巾服而出,曰:‘视妾可作男儿否?’生视之,儼然一顾影少年也。”
    • 15.
      顾惭释义:自顾而惭愧。
    • 16.
      顾步释义:徘徊自顾;回首缓行。

自顾造句

1.约翰病在床上自顾不暇,怎能着手准备这项工作?

2.我最近实在是忙得晕头转向,自顾不暇,连带的把你託付的事也拖延了,十分抱歉。

3.为了养活这一家子,左支右出,疲于奔命,已感到自顾不暇;对你的事纵然有心相挺,实在也爱莫能助。

4.眼下,海外成熟市场遭受金融危机重创,自顾不暇。

5.毁灭人类,让联邦自顾不暇。

6.我这几天忙得很,自顾不暇,不能去帮助你补课了。

7.对于这件事,我自顾不暇,哪还能帮你什么忙?

8.他也是自顾不暇,别指望他帮助啦。

9.我的事情多,已自顾不暇了,哪还有时间替你看管孩子。

10.她整日被孩子缠得无法脱身,已是自顾不暇,哪还有精力照顾双亲。

11.由于法国自顾不暇,成为日本首先欲突破的对象。

12.德意志的高层已自顾不暇,没有大快朵凝的的胃口了。

13.我现在家里人少力单,自顾不暇,哪还有能力帮你忙呢?

14.我一天到晚忙得自顾不暇,哪能顾得上给你帮忙。

15.交战双方被大雨浇得睁不开眼抬不起臂,自顾不暇。

16.同学向我请教问题,可我也不会,真是自顾不暇啊。

17.上手工课做东西,我总是自顾不暇,所以没时间帮别的同学。

18.自顾不暇,又怎么能帮助他们呢?

19.现在全世界混乱一片,各国都自顾不暇。

20.今日,薰莸同器,本来万难刻停,况且衣服褴褛,虽说绸缎,却不免纽扣错落,绽缝补缀,自顾有些减色。

自顾(zi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顾是什么意思 自顾读音 怎么读 自顾,拼音是zì gù,自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