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状 [shí zhuàng]
1. 真实情况;实际状况。
实状 引证解释
⒈ 真实情况;实际状况。
引汉 王充 《论衡·验符》:“太守以下思省詔书,以为疑隐,言之不实,苟饰美也,即復因却上得黄金实状如前章。”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曾 怒为所卖,乃密奏 夷简 赃私,坏公朝纲纪。上乃詰 曾 实状, 曾 素不知主名,不能对。”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其对于现政府之涂饰敷衍瞀乱横恣丛怨酿乱之实状,皆已痛切敷陈,不遗餘力。”
孙犁 《秀露集·读<蒲柳人家>》:“力求按生活实状,自然描述,是其风格之长。”
实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丛怨释义:谓怨恨丛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諉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内将生动摇。”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一:“最近 滇 督 李 君……之封奏,其对於现政府之涂饰敷衍、瞀乱横恣、丛怨酿乱之实状,皆已痛切敷陈,不遗餘力。”
- 2.
堂唱释义:旧时歌妓被召在宴席前演唱娱客。海上闲人《上海罢市实录下·罢市之实状》:“租界各妓院妓女,乃亦激发天良,追随於学、商两界之后,於前日各将牌子门灯一律除去,或竟连堂唱亦谢絶不到。”
- 3.
手实释义:唐 代民户户口和占有土地的实况记录。唐 制每三年编造户籍一次。地方平时每年把人口及其所占田亩据实造册,再据此编成计帐,送州申报尚书省,作为全国户籍的底本。长庆 四年,元稹 在 同州 采取整顿赋税措施,令百姓自报,称“自通手实状”。宋 吕惠卿 行手实法,时亦称“手实”。宋 苏轼《吕惠卿责授节度副使》:“手实之祸,下及鷄豚。”宋 苏辙《民赋叙》:“熙寧 中 吕惠卿 復建手实,抉私隐,崇告訐,以实贫富之等。”参阅《新唐书·食货志一》、唐 元稹《同州奏均田状》、《宋史·食货志上五》。
- 4.
破产释义:⒈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一种事实状态。⒉在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债务人或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进行的一种法律清算程序。人民法院可以依债务人或债权人的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使债务人成为破产人,丧失对其财产和事物的管理权,由清算组全面接管,企业财产成为破产财产,归清算人占有、支配,并用于破产分配。⒊比喻彻底失败。
- 5.
胡芦释义:同“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状如两个球连在一起,成熟后表面光滑,可做器皿,常用以盛酒。唐 杜甫《草堂》诗:“邻里喜我归,沽酒携胡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