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弦 [kòng xián]
1. 拉弓;持弓。
3. 借指士兵。
控弦 引证解释
⒈ 拉弓;持弓。
引《史记·匈奴列传》:“是时 汉 兵与 项羽 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 冒顿 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餘万。”
唐 崔元翰 《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饮羽连百中,控弦踰六钧。”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当 秦 汉 交兵之时,中原有事,俺国强盛,有控弦甲士百万。”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三年》:“邦彦 至 金,金 人拒不纳。既旬餘,乃命引见,夹道皆控弦露刃之士, 邦彦 大怖,不能措一词而出。”
⒉ 借指士兵。
引汉 贾谊 《新书·匈奴》:“窃料 匈奴 控弦大率六万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部落之民,控弦十万。”
唐 杨凝 《送客往夏州》诗:“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尘避控弦。”
清 屈大均 《幽州》诗:“控弦三十万,强半是 辽东。”
国语词典
控弦 [kòng xián]
⒈ 引弓、拉弓。
引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金史·卷七三·宗雄传》:「复弯弓,马蹶,跃而下,控弦如故,遂彀满步射获之。」
⒉ 弓手。
引《汉书·卷四三·娄敬传》:「冒顿单于兵彊,控弦四十万骑,数苦北边。」
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控弦二十万,长臂皆如猿。」
控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寰瀛释义:⒈天下;全世界。 晋 崔棁《晋朝飨乐章·三举酒》:“朝野无事,寰瀛大康。”唐 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翫月》诗:“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宋 秦观《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於是露刃者胆丧,控弦者骨惊,谓令公尚临於金甲,想可汗未厌於寰瀛,顿释前憾,来寻旧盟。”严复《原强》:“达尔文 者,英 之讲动植之学者也。承其家学,少之时,周歷寰瀛。”⒉指疆域。唐 司马札《古边卒思归》诗:“汉武 在深殿,唯思廓寰瀛。”⒊犹尘世。唐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无妨隐朝市,不必谢寰瀛。”五代 齐己《送白
- 2.
怀璧释义:《左传·桓公十年》:“周 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杜预 注:“人利其璧,以璧为罪。”因以“怀璧”比喻多财招祸或怀才遭忌。《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唐 李华《咏史诗》之四:“得罪因怀璧,防身輒控弦。”清 姚鼐《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诗:“语卿且勿諫,怀璧不可居。”
- 3.
招慰释义:招抚。《后汉书·班超传》:“乌孙 大国,控弦十万,故 武帝 妻以公主,至 孝宣皇帝,卒得其用。今可遣使招慰,与共合力。”《南史·文学传·阮卓》:“及平 欧阳紇,交阯 夷獠往往聚为寇抄,卓 奉使招慰。”《资治通鉴·隋恭帝义宁元年》:“﹝ 李渊 ﹞又使 姜謩、竇轨 俱出 散关,安抚 陇右;左光禄大夫 李孝恭 招慰 山 南;府户曹 张道源 招慰 山 东。”
- 4.
控弦释义:⒈拉弓;持弓。 《史记·匈奴列传》:“是时 汉 兵与 项羽 相距,中国罢於兵革,以故 冒顿 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餘万。”唐 崔元翰《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饮羽连百中,控弦踰六钧。”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当 秦 汉 交兵之时,中原有事,俺国强盛,有控弦甲士百万。”《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三年》:“邦彦 至 金,金 人拒不纳。既旬餘,乃命引见,夹道皆控弦露刃之士,邦彦 大怖,不能措一词而出。”⒉借指士兵。汉 贾谊《新书·匈奴》:“窃料 匈奴 控弦大率六万骑。”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 5.
支左屈右释义:谓射箭时左手持弓,右手屈曲控弦的姿势。
- 6.
玉塞释义:玉门关 的别称。《晋书·秃发傉檀载记论》:“控弦 玉塞,跃马 金山。”南朝 宋 谢庄《舞马赋》:“辞水空而 南傃,去 轮臺 而东洎,乘 玉塞 而归寳,奄芝庭而献祕。”宋 陆游《芳华楼夜宴》诗:“少日壮心轻 玉塞,暮年幽梦堕 沧洲。”参见“玉门关”。
- 7.
足用释义:⒈财用富足。 《周礼·天官·宰夫》:“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詔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孙诒让 正义:“江永 云,足用谓度支有方而用不匱。”晋 干宝《晋纪总论》:“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玉姐 説:‘你们这等没天理,王公子 三万两银子,俱送在我家。若不是他时,我家东也欠债,西也欠债,焉有今日这等足用?’”⒉足够应用;足供驱使。《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晋 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公孙渊 ﹞自以为控弦十万,奔走足用,信能右折 燕 齐
- 8.
蹲甲释义:谓把皮甲重迭在一起。《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尫 之 党 与 养由基 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杜预 注:“蹲,聚也。”唐 元稹《观兵部马射赋》:“若此,则蹲甲壮 基,扬觶观 孔,信一场之独擅,终六轡之未总。”《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凡控弦之士数十万,列阵於乘舆前,蹲甲交射,矢集 太原城 上如蝟毛焉。”
- 9.
鹊血释义:南朝 梁 简文帝《艳歌篇》:“控弦因鹊血,挽彊用牛螉。 ”后即以“鹊血”指良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