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喀斯特 喀斯特的意思

喀斯特

简体喀斯特
繁体
拼音kā sī tè
注音ㄎㄚ ㄙ ㄊㄜ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kā,(1) 〔喀嚓〕象声词,形容折断的声音。(2) 象声词。【例句】:喀的一声,把树枝折成两截。

sī,(1) 这,这个,这里。【组词】:斯人。斯时。以至于斯。(2) 乃,就。【例句】:有备斯可以无患。(3) 劈。【例句】:“墓门有棘,斧以斯之”。(4) 古同“厮”,卑贱。(5) 古同“澌”,尽。(6) 姓。

tè,(1)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组词】:特殊。特色。特产。特权。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务。特区。特价。特例。特效。(2) 单,单一。【例句】:特为(wèi )。特设。特地。特惠。特辑。特使。特赦。特约。(3) 只,但。【组词】: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4)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5)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6) 配偶,匹配。【例句】:“不因旧姻,求尔新特”。

基本含义

指地貌类型中的喀斯特地貌,也泛指类似喀斯特地貌的景观。

喀斯特的意思

喀斯特 [kā sī tè]

1. 岩溶的地形地貌,因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喀斯特高原最为典型而得名。

[karst;]


喀斯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喀斯特释义: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并加上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形状奇特,有洞穴也有峭壁。由亚得里亚海岸的喀斯特(Karst)高地而得名。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多见这种地貌。也叫岩溶。
    • 2.
      岩溶地貌释义:即“喀斯特地貌”
    • 3.
      岩溶景观释义:又称“喀斯特景观”。喀斯特地貌区具有的独特的自然景色。地面往往崎岖不平,岩石嶙峋,奇峰林立;地表河流稀疏;地下则发育有地下河、溶洞等。中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即为典型的岩溶景观。
    • 4.
      岩溶释义:喀斯特。
    • 5.
      峰林释义:喀斯特地貌的一种地貌形态。规模比石林大,为高耸林立的山峰。分布于石灰岩地区。以中国的桂林、阳朔最为典型,被称为“中国式的喀斯特”。
    • 6.
      广西释义:全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国南部的省级地区,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北接贵州,西连云南,西南与越南接壤,简称桂,首府南宁。广西全境多山,喀斯特地形约占全区50%,少数民族众多,风景秀丽,桂林为有名旅游区。锰矿储量为中国第一,经济以农业为主。
    • 7.
      石灰岩地貌释义:分布于石灰岩地区,是发育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参见“喀斯特地貌”。
    • 8.
      贵州释义:中国西南部一省,简称黔。东临湖南,南界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2856万,省会贵阳。全省为高原,喀斯特地形广布,乌江为最大河流,水力资源及矿产丰富,煤、铝、汞等储量居全国前列,经济以农业为主。
喀斯特是什么意思 喀斯特读音 怎么读 喀斯特,拼音是kā sī tè,喀斯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喀斯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