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子桑 子桑的意思
sāng

子桑

简体子桑
繁体
拼音zǐ sāng
注音ㄗˇ ㄙ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sāng,(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组词】: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2)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非常聪明,有才智。

子桑的意思

子桑 [zǐ sāng]

1. 《庄子》中寓言人物。

3. 复姓。春秋鲁国有子桑伯子。见《论语·雍也》。

子桑 引证解释

⒈ 《庄子》中寓言人物。 《庄子·大宗师》:“子舆 与 子桑 友,而霖雨十日。

子舆 曰:‘ 子桑 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 子桑 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诗:“昔者十日雨, 子桑 苦寒饥。”

⒉ 复姓。 春秋 鲁国 有 子桑伯子。见《论语·雍也》。


子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举善释义:推荐德才兼优的人。《左传·文公三年》:“子桑 之忠也,其知人也,能举善也。”《后汉书·桓帝纪》:“禁姦举善,兴化之本。”唐 李颀《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诗:“举善必称最,持姦当去尤。”
    • 2.
      桑户释义:⒈即子桑户。又名子桑伯子。⒉鸟名。即桑扈。⒊桑枝编成的门。参见“桑户棬枢”、“桑户蓬枢”。
    • 3.
      桑扈释义:⒈鸟名。即青雀。又名窃脂。⒉即子桑伯子。古代隐士。⒊古代传说少皞时主管蚕桑的官。⒋复姓。参阅《通志略·氏族四》。
    • 4.
      纻麻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纤维洁白有光泽,是纺织工业重要原料。《汉书·地理志下》:“自 合浦 徐闻 南入海,得大州……男子耕农,种禾稻紵麻,女子桑蚕织绩。”唐 郑渥《洛阳道》诗:“杨柳惹鞭公子醉,紵麻掩泪 鲁 人迷。”宋 梅尧臣《二月五日雪》诗:“有梦皆蝴蝶,逢袍只紵麻。”
    • 5.
      虫臂释义:比喻微不足道之物。 唐 皎然《禅思》诗:“伤哉 子桑扈,虫臂徒虚言。”宋 陆游《行年》诗:“吾生一虫臂,世路几羊肠。”清 姚鼐《寄仲孚应宿》诗:“虫臂观生非有象,马肝持论故无亲。”参见“虫臂鼠肝”。
    • 6.
      裹饭释义:⒈谓包裹着饭食送人解饿。 语出《庄子·大宗师》:“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⒉谓携带饭粮以备服役或远行。

子桑(zis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子桑是什么意思 子桑读音 怎么读 子桑,拼音是zǐ sāng,子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子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