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政道 政道的意思
zhèngdào

政道

简体政道
繁体
拼音zhèng dào
注音ㄓㄥˋ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1) 治理国家事务。【组词】: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组词】:财政。邮政。民政。(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组词】:家政。(4) 姓。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政道指的是一个政治家或者政府的治理方式和道德准则。

政道的意思

政道 [zhèng dào]

1. 施政的方略。

政道 引证解释

⒈ 施政的方略。

《后汉书·安帝纪论》:“孝安 虽称尊享御,而权归 邓氏,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
《新唐书·褚遂良传》:“进善人,共成政道。”
宋 王安石 《夔》:“夫治至於鸟兽、草木,而人有礼以节文之,则政道成矣。”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政道者,天子与百官之所图也。”


国语词典

政道 [zhèng dào]

⒈ 施政的方法。

《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论曰》:「孝安虽称尊享御,而权归邓氏,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
《新唐书·卷一〇五·褚遂良传》:「进善人,共成政道。」


政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堂策释义:《晋书·挚虞传》:“武帝 詔曰:‘省诸贤良答策,虽所言殊涂,皆明於王义,有益政道……’詔诸贤良方正直言,会 东堂 策问。”后因以“东堂策”指策试。亦指所对的策文。唐 颜真卿《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诗:“全高 南越 蠧,岂谢 东堂 策。”前蜀 韦庄《鄠杜旧居》诗之一:“年年为献 东堂 策,长是芦花别钓磯。”参见“东堂”、“东堂桂”。
    • 2.
      佞禄释义:以谄谀取媚而获得的利禄。《亢仓子·政道》:“至理之世,山无伪隐,市无邪利,朝无佞禄。”
    • 3.
      先志释义:⒈先立志向。《礼记·学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孔颖达 疏:“若学为士,则先喻教以学士之志。”⒉乘胜之志。《后汉书·臧宫传论》:“斯诚雄心尚武之几,先志翫兵之日。” 李贤 注:“先志者,乘胜之志也。”⒊先人的遗志。《魏书·高祖纪上》:“朕猥承前绪,纂戎洪烈,思隆先志,缉熙政道。” 唐 白居易 《大唐泗州开元寺临坛律德明远大师塔碑铭》:“道俗众万辈恭敬悲泣,备涅槃威仪,迁全身归于湖西塼塔,遵本教而奉先志也。” 明 胡应麟 《诗薮·唐上》:“﹝ 伯禽 二女﹞以厥祖遗言,俾卜葬 青山 ,以成先志。”
    • 4.
      圣猷释义:皇帝的谋略。《晋书·庾冰传》:“上不能光赞圣猷,下不能缉熙政道。”唐 钱起《禁闱翫雪寄薛左丞》诗:“为报诗人道,丰年颂圣猷。”
    • 5.
      封圭释义:诸侯始受封时天子所赐之圭。 《穀梁传·定公八年》:“寳玉者,封圭也。”范宁 注:“始封之圭。”《亢仓子·政道》:“郑 有 胡 之封圭、戎弓,异时失同於 荆,荆 曰:‘必得封圭、戎弓,不然临兵於汝。’”
    • 6.
      当扆释义:亦作“当依”。 扆,古代庙堂户牖之间绣有斧形的屏风。《礼记·曲礼下》:“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覲。”孔颖达 疏:“天子当依而立者,依,状如屏风,以絳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綉为斧文也。亦曰斧依……设依於庙堂户牖之间,天子见诸侯则依而立,负之而南面以对诸侯也。”陆德明 释文:“依,本又作扆,同,於岂反。”后以“当扆”指天子临朝听政。南朝 梁武帝《祠南郊恩诏》:“朕当扆思治,政道未明。”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一:“﹝朕﹞当扆永念,犹怀慙德。”参见“当宁”。
    • 7.
      枉滞释义:指不得申雪的冤屈或冤案。《宋书·后废帝纪》:“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魏书·刑罚志》:“如谓规不测之泽,抑絶讼端,则枉滞之徒,终无申理。”《北史·源怀传》:“时百姓为豪强陵压,积年枉滞,一朝见申者,日有百数。”
    • 8.
      毗倚释义:亲近倚重。多指皇帝对大臣的信赖。《晋书·王祥传》:“詔曰:‘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唐 元稹《姚文寿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诰》:“忧服既除,庸功可奬,崇阶厚秩,兼以命之。无忘慎修,用副毗倚。”宋 王禹偁《拟陈王判开封府制》:“﹝尔﹞抚育我黎民,宣布我德化,卹惸独以惠,戢豪右以威,式观器能,以副毗倚。”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近年坐镇畿皋,毗倚愈专,时艰愈棘,中外臣庶瞻仰愈切,而责备亦復愈丛。”
    • 9.
      膳服释义:饮食和服用。 亦泛指衣食所需。《周礼·天官·大府》:“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后汉书·安帝纪论》:“孝安 虽称尊享御,而权归 邓氏,至乃损彻膳服,克念政道。”唐 韩愈《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疎。”
    • 10.
      解驾释义:⒈停车驻马。《后汉书·郭躬传》:“汝南 有 陈伯敬 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呵叱狗马,终不言死,目有所见,不食其肉,行路闻凶,便解驾留止。”《南史·刘湛传》:“﹝ 湛 ﹞善论政道,并諳前代故事,听者忘疲。每入 云龙门,御者便解驾,左右及羽仪随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为常。”参见“解鞅”。⒉去世的婉词。南朝 梁 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太元 元年,解驾违世。”
    • 11.
      陨没释义:同“陨歿”。《南史·孔休源传》:“孔休源 居职清忠,方欲共康政道,奄至陨没,朕甚痛之。”

政道(zheng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政道是什么意思 政道读音 怎么读 政道,拼音是zhèng dào,政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政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