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摊 [huò tān]
1. 上面摆着货物出售或进行交易的摊子。
英[ stall; ]
2. 小零售商用的露天小构筑物。
英[ stand; ]
货摊 引证解释
⒈ 售货的摊子。
引沙汀 《闯关》一:“在一家货摊面前, 左嘉 和那个威望很高的政治委员握了握手,停下来了。”
货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铺释义:售货摊。
- 2.
出摊释义:在路旁、广场或集市上摆出货摊(售货):为方便市民,这家饭馆一直坚持出摊卖早点。
- 3.
报摊释义:出售报刊的地方(如户外的售货摊或商业机构里的柜台)
- 4.
摊主释义:货摊的主人。
- 5.
摊位释义:设售货摊的地方;一个货摊所占的位置:分配摊位。固定摊位。这个农贸市场有一百多个摊位。
- 6.
摊档释义:售货摊。
- 7.
摊点释义:售货摊或售货点:街市两边设有大小摊点五十余处。
- 8.
摊群释义:指集中在一处的许多售货摊。
- 9.
收摊释义:⒈收起货摊。 《花城》1981年第2期:“卖药的贩子已经陆续的收摊。”⒉比喻结束正在进行的工作。《人民日报》⒊4:“井陉矿 到了晚年期了,没有什么搞头了,该收摊挪窝了。”
- 10.
棚摊释义:有棚子的货摊。
- 11.
浮摊释义:没有固定地点的售货摊。
- 12.
茶水摊释义:摆着茶水出售的货摊。
- 13.
货摊释义:设在路旁、广场上的售货处:摆货摊。
- 14.
货棚释义:搭棚的货摊。
- 15.
跳瑵市场释义:原为西方国家城市中的一种特殊的零售市场。一般从周末开始到星期日晚饭前结束,出售日用商品、小工艺制品、旧书、珠宝、小古董等新旧货物。一些小商贩的临时货摊聚集在一起,由于摊位不固定,出售的大多是价廉的小商品,故称。现已在东方及世界其他城市中出现。
- 16.
门摊释义:⒈按户分摊的税。《元史·成宗纪二》:“江 南 宋 时行两税法,自 阿里海牙 改为门摊,增课钱至五万锭。”《元典章·户部八·办理合行事理》:“民间若有门摊课程,止依 至元 十九年例徵收。”清 吴伟业《捉船行》:“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⒉在沿街店铺门前摆设的售货摊。阿英《海上买书记》:“隔了两天,我去一家门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