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混同 混同的意思
hùntóng

混同

简体混同
繁体
拼音hùn tóng
注音ㄏㄨㄣˋ ㄊ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ùn hún,(1) 搀杂在一起。【组词】:混杂。混和。混同。混淆。混为一谈。(2) 乱,胡乱。【组词】:混乱。混世魔王。(3) 蒙,充。【组词】:蒙混。混充。混进。鱼目混珠。(4) 苟且度过。【组词】:胡混。混事。 ◎ 同“浑”。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基本含义

混淆、混合在一起

混同的意思

混同 [hùn tóng]

1. 将本质上不同的人或事物同等看待。

[ mix up; confuse with; ]

2. 统一。

天地混同。

[ unite; ]

混同 引证解释

⒈ 合一,统一。

《汉书·地理志下》:“此混同天下,一之虖中和,然后王教成也。”
唐 郭子仪 《广运舞》诗:“河海静謐,车书混同。”
宋 司马光 《论衙前札子》:“今乃将一县诸乡,混同为一,选物力最高者差充衙前。”
清 赵翼 《夹马营》诗:“封桩库拟换 幽 蓟,志岂一日忘混同。”

⒉ 混淆;等同。

《后汉书·皇后纪论》:“贤愚优劣,混同一贯。”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历山》:“今东 齐 地名 歷城,与 舜 耕 歷山 其名相涉,故俗人混同。”
《剪灯新话·爱卿传》:“娘子平日聪明才慧,流辈不及。今虽死矣,岂可混同凡人,便絶音嚮。”
毛泽东 《反对自由主义》:“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⒊ 江名。 黑龙江 汇合 松花江 后到 乌苏里江 口一段的别名。因 松花江 含沙较多,江水北黑南黄,经久始混,故名。

清 纳兰性德 《盛京》诗:“山连 长白 秀,江入 混同 清。”
清 杨宾 《纳木窝稽》诗:“跋涉过 混同,所歷已奇峭。”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混同江 东二千里之地,徒以无人开垦,广远荒凉,置同甌脱。”


国语词典

混同 [hùn tóng]

⒈ 统合、统一。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此混同天下一之虖中和,然后王教成也。」
唐·郭子仪〈广运舞〉诗:「河海静谧,车书混同。」

⒉ 混淆、等同。

《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下·论曰》:「贤愚优劣,混同一贯。」


混同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杂沓释义:也作杂遝。 纷乱;杂乱:人声杂沓。
    • 2.
      混杂释义:混合掺杂:鱼龙混杂。
    • 3.
      混淆释义:⒈混杂;界限模糊(多用于抽象事物):真伪混淆。 ⒉使混淆;使界限模糊:混淆黑白。混淆是非。
    • 4.
      稠浊释义:混浊,混乱。

混同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区分释义:⒈划分;区别;辨别;分辨。⒉处理;处置。
    • 2.
      区别释义:⒈把两个以上的对象加以比较,认识它们不同的地方;分别:区别好坏。区别对待。⒉彼此不同的地方:我看不出这两个词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

混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野释义:懂礼义的人和愚昧无知的人。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置之虚室,人野何辨?” 唐 王勃 《山亭兴序》:“ 嵇叔夜 之龙章凤姿,混同人野。”
    • 2.
      使犬释义:清 代对沿 混同江,西起今 依兰 县东北,东达 黑龙江 口海岸及 库页岛 所居 黑斤(今赫哲族)等使犬部落的称呼。各部从事渔猎。冬日乘坐冰橇,用犬驾拽,因称。
    • 3.
      同尘释义:⒈谓如灰尘之混杂异物。比喻混一、统一。语本《老子》:“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魏源 本义:“以尘之至杂而无所不同,则於万物无所异矣。”三国 魏 曹植《帝尧赞》:“克平 共工,万国同尘。”⒉比喻与万物一体。唐 钱起《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诗:“从宦辞人事,同尘即道心。”⒊比喻混同于尘俗,不立异趣。唐 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道尊德贵,挫鋭同尘。”⒋同路;同行。晋 杨方《合欢》诗之二:“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虽今之作者,人自为量,而首路同尘,輟涂殊轨者多矣。”⒌
    • 4.
      同波释义:⒈同其波澜。喻顺时而动。⒉同其波澜。喻混同于流俗。
    • 5.
      和光同尘释义:《老子·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 意思是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尘垢,与好坏都能相合,不自立异。后多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和光:把所有的光中和在一起。同尘:与尘俗混同。
    • 6.
      寓试释义:不在原籍,而在所居之地参加考试。《宋史·选举志二》:“嘉熙 元年,罢诸牒试,应郎官以上监司、守倅之门客及姑姨同宗之子弟,与游士之不便於归乡就试者,并混同试于转运司,各从所寓县给据,径赴司纳卷,一如乡举之法。家状各书本贯,不问其所从来,而定其名‘寓试’。”《元史·百官志八》:“宋 自 景祐 以来,百五十年,虽无兵祸,常设寓试名额,以待四方游士。”
    • 7.
      尚同释义:⒈墨子的政治思想。谓在“尚贤”的基础上,推选贤者仁人。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如家君服从国君、国君服从天子,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⒉谓混同于流俗。
    • 8.
      布同释义:犹混同。
    • 9.
      愤盈释义:⒈积满,充盈。《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心吐思兮匈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三国 魏 嵇康《答二郭》诗之一:“恋土思所亲,能不气愤盈?”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长白山 阳,亘 混同江、寧古塔、兴京 之南,树海緑天数千里,万产愤盈。”⒉愤恨之极。《后汉书·张奂传论》:“自 鄛乡 之封,中官世盛,暴恣数十年閒,四海之内,莫不切齿愤盈。”
    • 10.
      文轨释义:⒈文字和车轨。古代以同文轨为国家统一的标志。语本《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晋书·谢安传》:“安 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唐 李德裕《谢恩不许让官表状》:“况今四表无事,六气斯和,簫勺可致於治平,文轨尽同於元化。”宋 王禹偁《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一戎而倒载干戈,万国而混同文轨。”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至今日而地球九万里风气大通,以日行百里计之,环球一周,累年不能达,文轨何由一,声问何由通乎?”⒉引申指疆域。《周书·乐运传》:“文轨之内,奔赴未尽;隣境远闻,使犹未至。”⒊
    • 11.
      杂洽释义:相与混同。
    • 12.
      浑俗和光释义:指与世俗混同,不露锋芒。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老相公在官时浑俗和光。”
    • 13.
      浑同释义:⒈混同、等同。 ⒉犹总共。
    • 14.
      浑然不觉释义: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毫无察觉的样子。
    • 15.
      浑齐释义:犹混同。
    • 16.
      混一车书释义:使车轨和文字都统一起来。意指天下一统。也作混同车书车书混一车书混同。
    • 17.
      混侔释义:混同。
    • 18.
      混俗释义:谓混同世俗,不清高超脱。
    • 19.
      混同释义:⒈把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同等看待。⒉法律上指一项债的债权和债务由于某种原因归于一个民事主体,使债务消除。如公司合并可能出现混同。
    • 20.
      混然一体释义: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混同(hunt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混同是什么意思 混同读音 怎么读 混同,拼音是hùn tóng,混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混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