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綮 [kěn qìng]
1. 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
例深中肯綮。
英[meat joints; crux; key;]
肯綮 引证解释
⒈ 筋骨结合的地方。
引《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陆德明 释文:“肯,著骨肉。綮,犹结处也。”
宋 黄庭坚 《颐轩》诗序:“庖丁不以肯綮婴其解牛之刀,痀瘻丈人不以万物易蜩之翼。”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食羊骨》:“骨间亦有微肉,熟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焦食之,终日抉剔,得銖两於肯綮之间。”
⒉ 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
引《金史·郭药师传》:“宗望 能以悬军深入,驻兵 汴城 下,约质纳币割地,全胜以归者, 药师 能测 宋 人之情,中其肯綮故也。”
明 宋濂 《故奉训大夫王府君墓志铭》:“为 定远 县吏,出谋发虑,皆中肯綮。”
《明史·顾大章传》:“与朝士通往来,阴察其交关肯綮,清流赖之。”
清 包世臣 《述学示十九弟季怀》诗:“房行藁汗牛,一一究肯綮。”
郭沫若 《历史人物·夏完淳》:“他的著书现存的有《幸存录》一种,评议 明 末政局极平允而中肯綮。”
国语词典
肯綮 [kěn qìng]
⒈ 骨头和筋肉结合的部位。
引宋·黄庭坚〈送李德素归舒城〉诗:「婆娑万物表,藏刃避肯綮。」
宋·陆游〈倚笻〉诗:「未免解牛逢肯綮,岂能相马造精微。」
⒉ 比喻事理的扼要处。
例如:「他说话深中肯綮。」
肯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动中肯綮释义:动,常常;中,切中,打中;肯綮,引申为要害或关键。“技经肯綮之未尝”,形容这位庖丁的技艺高超。比喻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 2.
坐狱释义:⒈指诉讼双方互相辩论。《左传·襄公十年》:“王叔 之宰与 伯舆 之大夫 瑕禽 坐狱於王庭,士匄 听之。”杜预 注:“狱,讼也。《周礼》: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故使宰与属大夫对争曲直。”杨伯峻 注:“坐狱,两造对讼。亦单言曰坐。”⒉入狱;坐监狱。宋 赵叔向《肯綮录·紫姑伸狱》:“﹝库官辈﹞初不知 飞 坐狱及死于除夕也。”孙犁《白洋淀纪事·秋千》:“你们村里就有过两位坐狱被杀的共产党员。”
- 3.
客作释义:雇工;佣保。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动见楷模焉”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 焦光 ﹞饥则出为人客作,饱食而已,不取其直。”晋 皇甫谧《高士传·夏馥》:“乃自翦鬚变服易形,入 林虑山 中为冶工客作,形貌毁悴,积佣三年,而无知者。”宋 赵叔向《肯綮录·客作》:“今人指佣工之人为客作,三国 时已有此语:焦光 饥则出为人客作,饱食而已。”明 李东阳《陈氏墓志铭》:“见佣工客作,亦温言慰之,未始加訶叱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客作 张珉,昨夜村外守瓜田。”
- 4.
就馆释义:⒈临产时移住侧室分娩。 引申指生子。《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絶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宋史·韩琦传》:“琦 乘间进曰:‘……陛下春秋高,未有建立,何不择宗室之贤者,以为宗庙社稷计?’帝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按《礼记·内则》:“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馆即侧室。⒉谓赴宫廷治事之所。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墓志》:“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后用以称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宋 赵叔向《肯綮录》:“今士人就馆聚徒,皆谓之就馆,亦语忌也。”《二十年目睹之怪
- 5.
牙綮释义:牙,外缘突出部分;綮,肯綮。骨骼的凹凸和关节处。
- 6.
綮肯释义:犹肯綮。筋骨结合处。比喻要害或关键。
- 7.
綳席释义:亦作“绷褯”。婴儿的包被。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中:“上始览锦衾,与嬪御大笑曰:‘此不足以为婴儿綳蓆,曷能为我被耶?’”宋 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小儿衣曰绷褯。”
- 8.
肯綮释义: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关键的地方:深中肯綮(深刻地接触到了要害的地方)。綮(qìng)。
- 9.
肯要释义:肯綮,要害。指解决问题的关键或事物的紧要处。
- 10.
逻事释义:谓从事巡逻侦探工作。 宋 赵叔向《肯綮录·紫姑伸狱》:“又明年,军人有来 临安 请衣粮者,茶肆中偶与人言,遂为逻事者所捕。”
- 11.
髼鬆释义:⒈毛发散乱貌。《五灯会元·泐潭祥法师法嗣·宝峰景淳知藏》:“怕寒懒剃髼鬆髮,爱煖频添榾柮柴。”宋 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谓人髮乱曰髼鬆。音蓬松。”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则我这头上风沙脸上土,洗面皮惟泪雨,髩鬔鬆除是冷风梳。”明 高明《琵琶记·乞丐寻夫》:“衣破损,鬢鬔鬆,千愁万恨在眉峯。”清 张实君《山中即景》诗:“两髻髼鬆曳葛裠,閒身许入野樵羣。”王以仁《流浪》:“还有头上三个月来没有剪过的鬔松的乱发,衬托着我这副橙黄色的脸孔,直和舞台上的吊杀鬼一样的难看。”⒉植物枝叶、须穗散乱貌。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