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哺 [rǔ bǔ]
1. 哺育;养育。
乳哺 引证解释
⒈ 哺育;养育。
引《法苑珠林》卷六:“时有罗刹妇,名曰 驴神。见儿不污,念言福子,遂於空中接取洗持,将往雪山,乳哺畜养,犹如己子。”
宋 苏轼 《异鹊》诗:“云此方乳哺,甚畏鳶与虵。”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盖因为父母的,自乳哺三年,直盼到儿子长大,不知费尽了多少心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乔女》:“有 孟生 丧偶,遗一子 乌头,裁周岁,以乳哺乏人,急於求配。”
国语词典
乳哺 [rǔ bǔ]
⒈ 以乳汁或食物喂哺幼儿。
引《新唐书·卷一七八·刘蕡传》:「陛下宜令慈仁者视育之,如保傅焉,如乳哺焉。」
《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
乳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乳哺释义:哺育;养育。《法苑珠林》卷六:“时有罗刹妇,名曰 驴神。见儿不污,念言福子,遂於空中接取洗持,将往雪山,乳哺畜养,犹如己子。”宋 苏轼《异鹊》诗:“云此方乳哺,甚畏鳶与虵。”《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盖因为父母的,自乳哺三年,直盼到儿子长大,不知费尽了多少心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乔女》:“有 孟生 丧偶,遗一子 乌头,裁周岁,以乳哺乏人,急於求配。”
- 2.
乳子释义:⒈分娩;产子。 ⒉以乳哺婴。⒊幼小的动物;幼儿。
- 3.
乾嬭婆释义:不喂奶的保姆。清 赵翼《陔馀丛考·妳婆》:“俗称乳母曰阿嬭,亦曰嬭婆;其不乳哺而但保抱者,曰乾嬭婆。”清 赵翼《欧北诗钞·扫晴娘》:“岂比曝巫女,真成乾嬭婆。”
- 4.
嬭婆释义:乳母。 《唐大诏令集》卷二五:“嬭婆 元氏,朕在襁褓,赖其抚育,推燥就湿,慈爱特深,可谓仁人厚惠茂德者矣,可赠 潁川郡 太夫人。”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请者徐启曰:‘臣已告得侍中宅嬭婆或其亲信为言之,许矣。’”清 赵翼《陔馀丛考·嬭婆》:“俗称乳母曰阿嬭,亦曰嬭婆。其不乳哺而但保抱者曰乾嬭婆…… 汉 以前皆称阿母,至六朝始有嬭婆之称。”
- 5.
怀担释义:怀孕。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你则那三年乳哺曾无旷,可不胜怀担十月时光。”
- 6.
怀躭释义:怀孕。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十月怀躭,乳哺三年。”元 李五《虎头牌》第三折:“俺两口儿虽不曾十月怀躭,也曾三年乳哺。”
- 7.
无巴壁释义:亦作“无笆壁”。 亦作“无把臂”。没有根据;没有着落。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早则是公堂上有对头,更夹着这祗候人无巴壁。”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二折:“早则俺那婆娘家无依倚,更合着这子母每无笆壁。”元 王伯成《贬夜郎》第三折:“你惟情之外别无想,除睡人间总不知。谎得来无把臂,不曾三年乳哺,一剗合肥。”
- 8.
杯箸释义:亦作“杯筯”。 杯与筷子。泛指食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三回:“一面又叫摆上酒席来。继之 夫人便去安排杯箸,姊姊抢着也帮动手。”梁启超《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是犹乳哺之儿,而授之以杯筯,使自饮食,其殆必矣。”
- 9.
煨乾就湿释义: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 元 李五《虎头牌》第三折:“俺两口儿虽不曾十月怀躭,也曾三年乳哺,也曾煨乾就湿,嚥苦吐甘。”元 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不想共乳同胞一体分,煨乾就湿母艰辛。”亦作“煨乾避湿”。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生下这孩儿,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嚥苦吐甜,煨乾避湿,不知受了多少辛苦。”
- 10.
髫发释义:小儿垂发。 引申为幼年。《后汉书·伏湛传》:“髫髮厉志,白首不衰。”唐 张说《府君墓志》:“閔余髫髮,遭家不造。”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女子体弱,尤宜爱护。乃乳哺甫离,髫髮未燥,筋肉未长,骨节未坚,而横縶弱足,严与裹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