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黏皮带骨 黏皮带骨的意思
niándài

黏皮带骨

简体黏皮带骨
繁体黏皮帶骨
拼音nián pí dài gǔ
注音ㄋㄧㄢˊ ㄆㄧˊ ㄉㄞˋ ㄍㄨ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nián,(1) 像胶或糨糊的性质。【组词】:黏性。黏液。黏土。黏米。

pí,(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组词】:皮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组词】:裘皮。(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组词】:封皮。书皮。(4) 表面。【组词】:地皮。(5) 薄片状的东西。【组词】:豆腐皮。(6) 韧性大,不松脆。【例句】:花生放皮了。(7) 不老实,淘气。【组词】:顽皮。(8) 指橡胶。【组词】:胶皮。皮球。(9) 姓。

dài,(1) 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组词】:带子。皮带。领带。一衣带水。(2) 像带子的长条物。【组词】:带钢。带鱼。声带。(3) 车轮胎。【组词】:车带。外带。(4) 区域。【组词】:地带。温带。(5) 佩戴,披挂。【组词】:带孝。带剑。(6) 随身拿着。【组词】:携带。带挈。带着钱。(7) 捎,连着,顺便做。【组词】:连带。带职。带累(lěi )(连累)。话中带刺。(8) 含有,呈现。【组词】:带电。带伤。(9) 率领,引导。【组词】:带领。带头。带动。以点带面。(10) 女子阴道分泌的白色黏液。【组词】:白带。

gǔ gū,

基本含义

形容两人关系非常亲密,像黏在一起的皮和骨头一样。

黏皮带骨的意思

黏皮带骨 [nián pí dài gǔ]

1. 比喻拖沓,不洒脱。亦作:黏皮着骨。

黏皮带骨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拖沓,不洒脱。

宋 黄庭坚 《锺离跋尾》:“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下笔不瀏离,如禪家黏皮带骨语。”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唐 人不言诗法,诗法多出 宋,而 宋 人於诗无所得。所谓法者,不过一字一句,对偶雕琢之工,而天真兴致,则未可与道,其高者失之捕风捉影,而卑者坐于黏皮带骨。”
亦作“黏皮着骨”。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晁文元 尝问隐者 刘海蟾 以不死之道。 海蟾 笑曰:‘人何曾死,而君乃畏之求生乎!所可死者,形尔,不与俱灭者,固常在也。此理本常理,但异端説得黏皮着骨。’”


黏皮带骨是什么意思 黏皮带骨读音 怎么读 黏皮带骨,拼音是nián pí dài gǔ,黏皮带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黏皮带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