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ǔ,(1) 向上抬,向上托。【组词】: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2) 动作行为。【组词】:举止。轻而易举。(3) 发起,兴办。【组词】:举义。举办。创举。(4) 提出。【组词】:举要。举例。(5) 推选,推荐。【组词】:推举。荐举。(6) 全。【组词】:举国。举世。举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组词】:科举。举人。一举成名。(8) 攻克。【例句】:“一战而举鄢、郢”。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1. 整个国家。
例举国欢庆。
英[the whole nation;]
⒈ 全国。亦指全国之人。
引《荀子·荣辱》:“义之所在,不倾於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引《扶南记》:“林杨国 去 金陈国 步道二千里,车马行,无水道,举国事佛。”
宋 叶适 《故吏部侍郎刘公墓志铭》:“开禧 二年冬,虏举国入寇, 蜀、楚、淮、徐 同日被兵。”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特信进步有序,曼衍有源,虑举国惟枝叶之求,而无一二士寻其本。”
⒈ 全国。
引《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岂不殆哉?」
《汉书·卷八·宣帝纪》:「匈奴单于乡风慕义,举国同心,奉珍朝贺,自古未之有也。」
⒉ 倾尽国力。
引《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
1.举国上下沉痛哀悼在灾难中遭遇不幸的同胞。
2.听到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消息后,一时举国若狂,一片欢腾。
3.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全国人民犹如云开见日,举国相庆。
4.新时代开始了,举国上下,虎啸风生,龙腾云起,一派生机。
5.十一届亚运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体育盛会,举国上下,都争为亚运会作贡献。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从北京传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7.在申奥成功的时刻,举国上下齐欢庆。
8.总理去世,山栖谷饮,举国上下沉浸在无比的哀痛之中。
9.扫黄运动以势不可当之势席卷全国,举国上下拍手称快。
10.胜利的消息传来,举国上下为之沸腾。
11.毛泽东主席去世后,举国上下一片悲痛。
12.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消息传来,举国若狂,欢声雷动。
13.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犹如云开见日,举国同庆。
14.除夕之夜,火树银花,举国欢腾。
15.举国上下共庆贺,祝愿祖国更强大。
16.国庆佳节,举国同庆。
17.在这分享快乐的时刻,家人团聚的时刻,举国同庆的时刻。祝你新年快乐,佳节如意。
18.山岳垂泪,举国同悲。
19.红色的十月是胜利的季节,革命成功,举国欢乐。
20.这件奇案,举国轰动,警方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