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 [má zhěn]
1. 传染病,患者多为儿童,发病时有高烧,全身起红色丘疹。
英[measles;]
麻疹 引证解释
⒈ 即痲疹。俗称“痧子”、“疹子”。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小儿最易感染。发病时先发高烧,上呼吸道和结膜发炎,然后全身起红色的丘疹,能并发肺炎、中耳炎、百日咳、腮腺炎等疾病。可接种疫苗预防。
国语词典
麻疹 [má zhěn]
⒈ 病名。一种由麻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飞沫传染,潜伏期约十天,患过一次即可终生免疫。
麻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丙种球蛋白释义:一种被动免疫制剂。含多种抗体,主要含免疫球蛋白g。用于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以及麻疹、甲型肝炎密切接触者的预防,也有用作增加抵抗力和作为病毒性感冒的预防。本品注射后可有体温升高、不适感,但可自行消失,个别特异体质者可导致过敏反应。应冷藏保存,若有沉淀则不可再用。
- 2.
人份释义:复合量词。以一个人需要的量为一人份:麻疹疫苗三十万人份。
- 3.
口颊坏疽释义:即走马疳。小儿急性病,常由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引起,症状是口腔黏膜部分组织溃疡,发黑,坏死,并向外溃烂,严重时发生昏迷。也叫走马牙疳或牙疳。
- 4.
合并释义:⒈结合到一起:合并机构。这三个提议合并讨论。⒉指正在患某种病的同时又发生(另一种疾病):麻疹合并肺炎。
- 5.
并发症释义:由正在患的某种病引起的病。如出麻疹引起肺炎,肺炎就是并发症。也叫合并症。
- 6.
生物制品释义:应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品、寄生虫和动物的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及组织等制成的产品。含抗原(如疫苗、类毒素)或含抗体(如抗毒素)。用于防治、诊断某些特定的疾病。应用于人体的主要有:疫苗(如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疫苗、小儿麻痹疫苗、麻疹疫苗);菌苗(如百日咳菌苗、哮喘菌苗);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人血液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诊断用品(如结核菌素)。
- 7.
疹子释义:麻疹。
- 8.
病毒释义:⒈比病菌更小的病原体,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变异等生命特征,一般能通过能阻挡细菌的过滤器,所以也叫滤过性病毒。天花、麻疹、牛瘟等就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⒉指计算机病毒。
- 9.
痧子释义:麻疹。
- 10.
痲疹释义:俗称痧子、瘄子。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泪、皮肤起红疹为其病症。
- 11.
痳疹释义:见〖麻疹〗。
- 12.
瘄子释义:麻疹。
- 13.
瘾疹释义:荨麻疹。
- 14.
皮疹释义:出现于皮肤表面的各种小疙瘩。 是全身疾病在皮肤的表现。有红斑、紫癜、玫瑰疹、丘疹、荨麻疹等。见于麻疹、猩红热等。
- 15.
过敏释义:⒈人接触致敏物质引起变态反应的现象。如食物过敏(鱼、虾等)、药物过敏(青霉素等)、植物过敏(花粉)等。可引起哮喘、鼻炎、水肿、荨麻疹等,甚至休克、死亡。动物也有类似反应。⒉指人对某些事情过于敏感,警惕性过高。
- 16.
银翘散茶释义:银翘散茶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能。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近代广泛用于感冒、流感、麻疹、支气管肺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乙型脑炎初起而见风热表证者。
- 17.
风疙瘩释义:荨麻疹。又名风疹块。康濯《腊梅花·我的两家房东》:“这工夫,房东姐妹俩又进来了,拴柱 又好像满身长了风疙瘩,周身不舒展起来。”
- 18.
风疹块释义:即荨麻疹。皮肤病,症状是局部皮肤突然成块地红肿,发痒,消退也很快,不留任何痕迹。常常复发。药物、寄生虫、血清、细菌感染、接触刺激性物质、冷、热等都能引起这种病。
- 19.
鬼风疙瘩释义:荨麻疹。
- 20.
鬼风疹释义:指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