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更 [gǎi gēng]
1. 更改;改变。
改更 引证解释
⒈ 更改;改变。
引《楚辞·天问》:“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汉书·孔光传》:“臣闻师曰,天左与王者,故灾异数见,以谴告之,欲其改更。”
唐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覆载还高下,寒暄急改更。”
《天雨花》第十八回:“别事可以更改得,亲事如何可改更?”
改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口雌黄释义: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 2.
刬削释义:⒈削除;铲除。 唐 冯贽《云仙杂记·失去周字知唐必兴》:“则天 初称 周,方具告天册文,有吏人见大 周 字上有两仙童,长二三寸,执刀剗削,斯须视之失去‘周’字。”《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五年》:“二月,甲辰,詔:‘诸州有京观处,无问新旧,宜悉剗削,加土为坟,掩蔽枯巧,勿令暴露。’”《云笈七籤》卷二五:“犬鼠不至处,剗削草秽,浄地之上。”⒉废除;删除。宋 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右臣窃见 元祐 以来朝廷改更弊政,如青苗、市易、保甲等事,一皆剗削,而天下卒无一人以为非者。”明 方孝孺《赠卢信道序》:“
- 3.
塞除释义:堵塞并消除。 《汉书·孔光传》:“臣闻师曰,天左与王者,故灾异数见,以谴告之,欲其改更。若不畏惧,有以塞除,而轻忽简诬,则凶罚加焉。”《汉书·谷永传》:“八世著记,久不塞除,重以今年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 4.
揽塞释义:全部杜塞。《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五年》:“陛下夙夜勤苦,思有以揽塞时变,固宜改更理化,下罪己之詔,修顺时之令。”
- 5.
神孙释义:后嗣的美称。多称君主。《旧五代史·礼志下》:“伏以本朝尊受命之祖 景皇帝 为始封之君,百代不迁,长居庙食,自 贞观 至于 天祐,无所改更,圣祖神孙,左昭右穆。”宋 王十朋《咏史诗·黄帝》:“百年功就蜕乾坤,鼎冷湖空跡尚存,别有庆源流不尽,皇朝叶叶是神孙。”明 唐顺之《皇陵行》之三:“御碑突兀表劬劳,百里无人敢樵牧;流传八叶到神孙,孝敬先知重本根。”清 沉寿民《江上行》:“圣子神孙如鳞次,功臣良相开甲第。”
- 6.
详説释义:详细解说;详细说明。《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説之,将以反説约也。”宋 王安石《论馆职札子》之一:“而方今之事,非博论详説,令所改更施设本末先后小大详略之方,已熟於圣心,然后以次奉行,则治道终无由兴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京里的信,寄了出来,果然有 述农 给我的一封信,内中详説 侣笙 歷年得意光景。”吴组缃《山洪》三十:“跟着有 薛先生 等详说民众组织的道理和办法。”
- 7.
详说释义:详细解说;详细说明。《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説之,将以反説约也。”宋 王安石《论馆职札子》之一:“而方今之事,非博论详説,令所改更施设本末先后小大详略之方,已熟於圣心,然后以次奉行,则治道终无由兴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京里的信,寄了出来,果然有 述农 给我的一封信,内中详説 侣笙 歷年得意光景。”吴组缃《山洪》三十:“跟着有 薛先生 等详说民众组织的道理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