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琐事 琐事的意思
suǒshì

琐事

简体琐事
繁体瑣事
拼音suǒ shì
注音ㄙㄨㄛˇ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uǒ,(1) 玉声。(2) 细小,零碎。【组词】:琐事。琐细。琐闻。琐碎。琐屑。烦琐。(3) 连环,连环形花纹。【组词】:琐窗。委曲如琐。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 琐事 suǒshì
[trivial matter;trifle] 繁杂零碎的事

琐事的意思

琐事 [suǒ shì]

1. 繁杂零碎的事。

[trivial matter; trifle;]

琐事 引证解释

⒈ 琐碎的事情,小事。

唐 刘知几 《史通·探赜》:“斯皆边隅小国,人品最微,犹復收其琐事,见於方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王 欣然来,筵间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琐事甚悉。”
清 郑燮 《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诗:“琐事贫家日万端,破裘虽补不禁寒。”
沙汀 《卢家秀》:“卢世发 还鼓励 卢家秀,叫她不必担心家庭琐事。”


国语词典

琐事 [suǒ shì]

⒈ 零碎的小事。

《聊斋志异·卷八·局诈》:「王欣然来,筵间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琐事甚悉。」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大家问起电报何事,他说没什要紧,不过说些京里琐事,大家也不便深问了。」

杂务 琐务


琐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杂务释义:专门业务以外的琐碎事务。
    • 2.
      琐务释义:琐碎的事务。

琐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拘小节释义: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 2.
      不拘约束释义: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节。
    • 3.
      东京梦华录释义:笔记。宋代孟元老作。十卷。为作者晚年追忆北宋东京(即汴京,今河南开封)昔日繁盛之作。备载国家庆典、民间琐事,举凡城市规模、经济状况、市民文化亦悉有记录。其中有关北宋典章制度与戏曲、小说的资料尤为后人重视。
    • 4.
      丱角释义:⒈头发束成两角形。旧时多为儿童或少年人的发式。唐 孟郊《送淡公》诗之五:“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唐 康骈《剧谈录·白傅乘舟》:“丱角僕烹鱼煮茗。”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 金廷辉 ﹞为 江西 考官,夜閲卷,倦甚,忽坐睡,梦有丱角书生揖于前。”清 赵翼《哭伟儿》诗:“两孙丱角尚儿嬉,他未知悲我更悲。”茅盾《虹》三:“她又回忆到他们俩丱角时代同在家塾中读书的琐事。”⒉指童年或少年时期。唐 方干《孙氏林亭》诗:“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宋 王安石《王平甫墓志》:“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戏
    • 5.
      传红释义:⒈旧时谓订婚时男女两家互送约书和信物。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妇女》引《金陵杂志》:“传红,俗谓之下定。男宅婚既合,由双冰人封致女宅,女家用泥金红全柬,书年庚八字,交冰人,俗称大宾,送男宅。”郁达夫《迟桂花》:“说着就打开包裹,将我们传红时候交去的金玉如意、红绿帖子等,拿了出来,退还了母亲。”⒉指 明 司礼监承皇帝意旨,以硃笔批复内阁送呈文书。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鲍忠 ﹞寿踰八望九,尚耳目精明,以楷书写諭传红。”
    • 6.
      偏稗释义:记录逸文琐事的书。
    • 7.
      全挂子释义:亦作“全卦子”。 道地的江湖卖艺者。《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駡槐’的抱怨;‘坐山看虎鬭’,‘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乾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本事。”清 成瓘《篛园日札·官府中琐语琐事之沿》:“今世又有全卦子之名,不晓所谓。伏读 雍正 六年圣諭云,卦子匪类,隶籍于江南之 庐 凤,及 河南、山东、山、陕 地方,其男妇皆习拳棒技艺,携带马骡,遨游各省,每逢人烟稠密之地,则以技艺博取钱米,及至孤村独舍,行旅单身,则恣意抢夺。知卦子乃今世挈家卖艺之人。”
    • 8.
      冗繁释义:冗杂:他整天被冗繁的琐事拖住了腿。
    • 9.
      凡人释义:⒈平常的人:凡人琐事。⒉指尘世的人(区别于“神仙”)。
    • 10.
      刑人释义:⒈加刑于人。 《礼记·王制》:“刑人於市,与众弃之。”《旧唐书·刑法志》:“自今已后,令与尚食相知,刑人日勿进酒肉。”宋 王键《刑书释名》:“刑人於车,弃之於市。”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用刑》:“刑人不用荆条。”⒉受刑之人。古代多以刑人充服劳役的奴隶。《周礼·地官·司市》:“国君过市,则刑人赦。”汉 桓宽《盐铁论·周秦》:“春秋 罪人无名号,谓之云盗,所以贱刑人而絶之人伦也。”⒊特指宦官。《新唐书·刘蕡传》:“书其名,讥疏远贤士,昵刑人,有不君之道。”明 刘若愚《见闻琐事杂记》:“凡内臣姓 朱 者
    • 11.
      宫词释义:古代的一种诗体·多写宫廷生活琐事,一般为七言绝句,唐 代诗歌中多见之,如 王建《宫词》。 后世沿而作之者颇多。
    • 12.
      家常里短释义:犹家长里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 13.
      家长理短释义: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 14.
      家长礼短释义: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同“家长里短”。
    • 15.
      家长里短释义: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谈谈家长里短儿。
    • 16.
      小事释义:不重要之事;琐事。
    • 17.
      小心眼释义:指狭隘的胸襟、短浅的眼光、多疑的心理状态以及在细琐事情上的小主意等等。
    • 18.
      尘杂释义:人世间的繁琐事。
    • 19.
      屑役释义:琐事杂务。
    • 20.
      干校六记释义:散文集。杨绛作。1981年出版。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琐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拘小节释义: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 2.
      不拘约束释义: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节。
    • 3.
      东京梦华录释义:笔记。宋代孟元老作。十卷。为作者晚年追忆北宋东京(即汴京,今河南开封)昔日繁盛之作。备载国家庆典、民间琐事,举凡城市规模、经济状况、市民文化亦悉有记录。其中有关北宋典章制度与戏曲、小说的资料尤为后人重视。
    • 4.
      丱角释义:⒈头发束成两角形。旧时多为儿童或少年人的发式。唐 孟郊《送淡公》诗之五:“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唐 康骈《剧谈录·白傅乘舟》:“丱角僕烹鱼煮茗。”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 金廷辉 ﹞为 江西 考官,夜閲卷,倦甚,忽坐睡,梦有丱角书生揖于前。”清 赵翼《哭伟儿》诗:“两孙丱角尚儿嬉,他未知悲我更悲。”茅盾《虹》三:“她又回忆到他们俩丱角时代同在家塾中读书的琐事。”⒉指童年或少年时期。唐 方干《孙氏林亭》诗:“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宋 王安石《王平甫墓志》:“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操笔为戏
    • 5.
      传红释义:⒈旧时谓订婚时男女两家互送约书和信物。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妇女》引《金陵杂志》:“传红,俗谓之下定。男宅婚既合,由双冰人封致女宅,女家用泥金红全柬,书年庚八字,交冰人,俗称大宾,送男宅。”郁达夫《迟桂花》:“说着就打开包裹,将我们传红时候交去的金玉如意、红绿帖子等,拿了出来,退还了母亲。”⒉指 明 司礼监承皇帝意旨,以硃笔批复内阁送呈文书。明 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鲍忠 ﹞寿踰八望九,尚耳目精明,以楷书写諭传红。”
    • 6.
      偏稗释义:记录逸文琐事的书。
    • 7.
      全挂子释义:亦作“全卦子”。 道地的江湖卖艺者。《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駡槐’的抱怨;‘坐山看虎鬭’,‘借刀杀人’,‘引风吹火’,‘站乾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掛子的本事。”清 成瓘《篛园日札·官府中琐语琐事之沿》:“今世又有全卦子之名,不晓所谓。伏读 雍正 六年圣諭云,卦子匪类,隶籍于江南之 庐 凤,及 河南、山东、山、陕 地方,其男妇皆习拳棒技艺,携带马骡,遨游各省,每逢人烟稠密之地,则以技艺博取钱米,及至孤村独舍,行旅单身,则恣意抢夺。知卦子乃今世挈家卖艺之人。”
    • 8.
      冗繁释义:冗杂:他整天被冗繁的琐事拖住了腿。
    • 9.
      凡人释义:⒈平常的人:凡人琐事。⒉指尘世的人(区别于“神仙”)。
    • 10.
      刑人释义:⒈加刑于人。 《礼记·王制》:“刑人於市,与众弃之。”《旧唐书·刑法志》:“自今已后,令与尚食相知,刑人日勿进酒肉。”宋 王键《刑书释名》:“刑人於车,弃之於市。”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用刑》:“刑人不用荆条。”⒉受刑之人。古代多以刑人充服劳役的奴隶。《周礼·地官·司市》:“国君过市,则刑人赦。”汉 桓宽《盐铁论·周秦》:“春秋 罪人无名号,谓之云盗,所以贱刑人而絶之人伦也。”⒊特指宦官。《新唐书·刘蕡传》:“书其名,讥疏远贤士,昵刑人,有不君之道。”明 刘若愚《见闻琐事杂记》:“凡内臣姓 朱 者
    • 11.
      宫词释义:古代的一种诗体·多写宫廷生活琐事,一般为七言绝句,唐 代诗歌中多见之,如 王建《宫词》。 后世沿而作之者颇多。
    • 12.
      家常里短释义:犹家长里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 13.
      家长理短释义: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 14.
      家长礼短释义: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同“家长里短”。
    • 15.
      家长里短释义: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谈谈家长里短儿。
    • 16.
      小事释义:不重要之事;琐事。
    • 17.
      小心眼释义:指狭隘的胸襟、短浅的眼光、多疑的心理状态以及在细琐事情上的小主意等等。
    • 18.
      尘杂释义:人世间的繁琐事。
    • 19.
      屑役释义:琐事杂务。
    • 20.
      干校六记释义:散文集。杨绛作。1981年出版。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琐事造句

1.他为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奔波,常常是席不暇暖。

2.在生活琐事上,我们要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育他们不要养成懒惰思想,以防微杜渐。

3.我目前过的是深居简出的生活,所有琐事一概不理。

4.小红办事很认真,哪怕是一件不起眼的日常琐事她也会十分重视。

5.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随他去。

6.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7.平时太累的话给她按摩放松下,或者听她讲被前辈欺压的琐事发牢骚。

8.领导干部要抓大事,不要被日常琐事缠住手脚。

9.孑然一身也是幸福,没有生活琐事的负累,随心所欲地享受自由。

10.家庭的琐事占去妈妈许多宝贵的时间。

11.一年一度三八节,让那些工作和琐事见鬼去吧,巾帼英雄,今儿个该休息了吧,有事我担着。

12.愿此时,忘却所有困扰的琐事

13.她整天陷于冗杂的琐事中。

14.当他不爱你的时候,请不要与他讲你的琐事

15.伟大的爱情,往往发生在琐事细节之处。

16.赐给我力量使我的心灵超越于日常琐事之上。

17.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18.这些琐事让他感到有些絮烦。

19.看来,前几个学生通过关注事实,冒险地将学习过程与琐事的吸收等同了起来。

20.不去在意生活中的各种琐事

琐事(suo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琐事是什么意思 琐事读音 怎么读 琐事,拼音是suǒ shì,琐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琐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