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见利忘义 见利忘义的意思
jiànwàng

见利忘义

简体见利忘义
繁体見利忘義
拼音jiàn lì wàng yì
注音ㄐㄧㄢˋ ㄌㄧˋ ㄨㄤˋ ㄧ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n xiàn,(1) 古同“现”,出现,显露。(2) 古同“现”,现存。

lì,(1) 好处,与“害”“弊”相对。【组词】: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组词】: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组词】:吉利。顺利。(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组词】: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组词】:利息。利率(lǜ)。一本万利。(6) 姓。

wàng, ◎ 不记得,遗漏。【组词】: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基本含义

见到利益就忘记了道义和义务,只顾追求私利。

见利忘义的意思

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1. 只图一己私利,而置道义于不顾。

某与吕布同乡知其有勇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罗贯中《三国演义》

[forget morality and justice when one sees money; be actuated by mercenary views; forsake good for the sake of gold;]

见利忘义 引证解释

⒈ 看到私利,而不顾道义。

语出《汉书·樊哙郦商等传赞》:“当 孝文 时,天下以 酈寄 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唐 王勃 《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絶,轻进苟动,见利忘义,虽上一阶、履半级,何足恃哉!”
《三国演义》第三回:“﹝ 李肃 ﹞曰:‘某与 吕布 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国语词典

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⒈ 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绝,轻进苟动,见利忘义,虽上一阶履半级,何足恃哉!」
《三国演义·第三回》:「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

利令智昏 忘恩负义

见利思义 轻财仗义 仗义疏财


见利忘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利令智昏释义:受私利驱使,以致头脑发昏,不顾一切。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语曰:‘利令智昏。’”
    • 2.
      忘恩负义释义: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见利忘义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仗义疏财释义:为了正义或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疏:分散。
    • 2.
      见利思义释义: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 3.
      轻财仗义释义:犹轻财重义。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

见利忘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财苟得释义:面对钱财随便求取,见利忘义。
    • 2.
      寄命释义:⒈以重任相委托。《论语·泰伯》:“曾子 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劳谦冲退,救危全信,寄命不疑,託孤可保。”《梁书·侯景传》:“夫敌国相伐,闻丧则止,匹夫之交,託孤寄命;岂有万乘之主,见利忘义者哉。”清 钱谦益《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淑元祖母庄氏赠淑人制》:“矢志立孤,童稚伶仃,有託孤寄命之节;尊章衰老,有送往事居之忠。”⒉犹寄身,托身。《艺文类聚》卷七引 汉 杜笃《首阳山赋》:“闻西伯 昌 之善教,育年艾於胡耉,遂相携而随
    • 3.
      拾樵释义:这则小故事说明了做人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不能见利忘义。
    • 4.
      饢糟释义:⒈詈词。(如畜生般)吃糟糠。《西游记》第四六回:“﹝ 孙行者 ﹞站在油锅底道:‘饢糟的夯货!你駡那个哩!’”⒉詈词。指吃糟糠的畜生。《西游记》第八十回:“行者 道:‘似你这重色轻生、见利忘义的饢糟,不识好歹。’”

见利忘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财苟得释义:面对钱财随便求取,见利忘义。
    • 2.
      寄命释义:⒈以重任相委托。《论语·泰伯》:“曾子 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劳谦冲退,救危全信,寄命不疑,託孤可保。”《梁书·侯景传》:“夫敌国相伐,闻丧则止,匹夫之交,託孤寄命;岂有万乘之主,见利忘义者哉。”清 钱谦益《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淑元祖母庄氏赠淑人制》:“矢志立孤,童稚伶仃,有託孤寄命之节;尊章衰老,有送往事居之忠。”⒉犹寄身,托身。《艺文类聚》卷七引 汉 杜笃《首阳山赋》:“闻西伯 昌 之善教,育年艾於胡耉,遂相携而随
    • 3.
      拾樵释义:这则小故事说明了做人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不能见利忘义。
    • 4.
      饢糟释义:⒈詈词。(如畜生般)吃糟糠。《西游记》第四六回:“﹝ 孙行者 ﹞站在油锅底道:‘饢糟的夯货!你駡那个哩!’”⒉詈词。指吃糟糠的畜生。《西游记》第八十回:“行者 道:‘似你这重色轻生、见利忘义的饢糟,不识好歹。’”

见利忘义造句

1.那种见利忘义,宠辱皆忘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2.那种见利忘义,宠辱若惊的人不值得交往。

3.我国传统提倡道义之交,反对见利忘义

4.这些丧尽天良的资本家见利忘义,置人命于不顾。

5.这样一来,一些丧尽天良的资本家,就见利忘义,跃跃欲试。

6.他虽然很能干,但见利忘义,得小心提防。

7.他是个见利忘义之人,我早就不和他来往了。

8.他一向见利忘义,贪污、收贿样样都来。

9.他是个见利忘义的人,不能结交他。

10.哪个老板愿意背上那种见利忘义的坏名声?

11.只要有钱,这个见利忘义的小人什么都肯做。

12.他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13.见利忘义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14.没机会见利忘义,没胆量违法乱纪。

15.作者刻画出了一个嗜钱如命、见利忘义的活灵活现的市侩形象。

16.你这样见利忘义,没人敢和你做朋友。

17.那些见利忘义的小人,丧失民族气节的败类,常常以敌为友,甚而认贼作父。

18.做人要讲义气,不能见利忘义

19.现在的人大部分心胸很狭窄见利忘义

20.有些人见利忘义,鼠目寸光。

见利忘义是什么意思 见利忘义读音 怎么读 见利忘义,拼音是jiàn lì wàng yì,见利忘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见利忘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