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媳妇 [qǔ xí fù]
1. 谓男子结婚。
娶媳妇 引证解释
⒈ 谓男子结婚。
引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三:“‘二满洲’整不垮台,还有你穷棒子娶媳妇的份?”
国语词典
娶媳妇 [qǔ xí fù]
⒈ 泛指男子结婚。
例如:「你什么时候娶媳妇?」
⒉ 替儿子娶妻。
⒊ 一种小孩模仿成人婚礼场面的游戏。一般由六个孩子组成。先选出两个孩子扮演新娘和新郎,坐在其余四个孩子用手相搭成的两组花轿上,抬花轿的孩子一边抬一边唱民谣,唱到最后一句时,一齐松开双手,使不设防的新娘新郎摔在地上,以引起孩子们的哈哈大笑。
娶媳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值不当释义:犹言不值得。理由《中年颂》:“我做的都是应该做的,值不当表扬我。”李育才《卖肥猪》:“咳,大叔娶媳妇啊,缺钱侄子有,值不当的去卖猪。”
- 2.
做朝释义:旧俗婚后第三日新娘出见亲属叫做朝。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梁氏 道:‘密地择了人家,在我哥哥家聘,不要通女孩儿得知。到临嫁之期,只説内姪做朝,来接女孩儿……事到其间,不怕他不从。’”《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去年 万 家娶媳妇,亲家要上门做朝,家里就唱戏、摆酒。”《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到第三日,鲍 家请了许多的戏子的老婆来做朝。南京 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这菜一定有鱼,取‘富贵有餘’的意思。”亦称“做三朝”。《天雨花》第十三回:“次日,魏 家备盘盒来做三朝
- 3.
起服释义:⒈犹起复。 古代官吏有丧,服未满而起用。《元典章·吏部·新吏》:“旧例居丧夺情起服之官,或是朝廷顾问儒臣,或是必用耆旧。”⒉指服满而起用。《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仲翔 起服到京,补 嵐州 长史,又加朝散大夫。”《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席面上同座的,有两个京官:一个是主考,请假期满;一个是都老爷,丁艰起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瞒着你,是伯娘的主意,説你起服那一年,伯娘和你説过好几遍,要回去娶媳妇儿,你总是推三阻四的。”
- 4.
门包释义:指贿赂守门人的财物。 清 顾炎武《日知录·阍人》:“《后汉书·梁冀传》:‘冀 寿 共乘輦车,游观第内。鸣鐘吹管,或连继日夜。客到门不得通,皆请谢门者,门者累千金。’今日所谓门包,殆昉於此。”清 袁枚《新齐谐·福建解元》:“闻门外喧嚷声,问之,则解元与公家人为门包角口。”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就你爷爷 老张才,一年到头单这大小官的门包钱,就够买地,娶媳妇,生儿子,添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