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铿锵 铿锵的意思
kēngqiāng

铿锵

简体铿锵
繁体鏗鏘
拼音kēng qiāng
注音ㄎㄥ ㄑㄧ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ēng,(1)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2) 象声词。【例句】:大皮鞋走在石板路上铿铿地响。

qiāng,(1) 〔锵锵〕形容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如“锣鼓锵锵”。(2) (鏘)

基本含义

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铿锵的意思

铿锵 [kēng qiāng]

1. 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

[clangorous; sonorous;]

铿锵 引证解释

⒈ 形容金玉或乐器等声洪亮。

《汉书·张禹传》:“优人筦弦鏗鏘极乐,昏夜乃罢。”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至於高风永夜,宝鐸和鸣,鏗鏘之声,闻及十餘里。”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插架几万轴,森森若戈鋋,风吹籤牌声,满室鏗鏘然。”
明 徐霖 《绣襦记·厌习风尘》:“裙衬弓鞋入绣房,兰茝生香,环珮鏗鏘。”
闻捷 《海燕》:“那声音很脆,很亮,使我马上联想到列车进站以前,有人敲击那悬挂着的钢轨所发出的铿锵之音。”

⒉ 形容人声洪亮或深沉坚定。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西山经·神耆童》:“顓頊 之子,嗣作火正,鏗鏘其鸣,声如鐘磬。”
《旧五代史·周书·卢文纪传》:“文纪 形貌魁伟,语言高朗,占对鏗鏘,健於饮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秋练》:“生乘父出,执卷哦诗,音节鏗鏘。”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八章:“道静 的声音虽然很低,然而一字一句却异常铿锵有力。”

⒊ 形容作品音节流畅,言语有力。

唐 孟郊 《答卢仝》诗:“君文真凤声,宣隘满鏗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尧藩》:“今有集一卷传世,皆鏗鏘藴籍之作也。”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吴山尊敏捷》:“山尊 学士,天资敏捷……所作或瑰丽鏗鏘,或寄倔排奡,无不各得其所。”


国语词典

铿锵 [kēng qiāng]

⒈ 状声词。形容清脆悦耳的声音。

《汉书·卷八一·张禹传》:「禹将崇入后堂饮食,妇女相对,优人筦弦铿锵极乐,昏夜乃罢。」
《红楼梦·第五三回》:「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佩微微摇曳之声。」


铿锵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软弱释义:⒈缺乏力气:病后身体软弱。⒉不坚强:软弱无能。

铿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金石声释义: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 2.
      击撞释义:⒈叩打。亦喻声韵铿锵。⒉犹打击,攻讦。
    • 3.
      噼哩啪啦释义:⒈亦作“噼里啪啦”。 亦作“噼嚦啪啦”。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或东西撞击等的声音。⒉形容说话干脆、爽直,铿锵有力。
    • 4.
      探戈释义:舞厅舞的一种。源于阿根廷。20世纪初风靡欧洲上层社会。音乐为4/4拍,以切分音为显著特点。舞者表情严肃,动作铿锵有力。舞步平稳,顿挫有致,动静交织。舞蹈呈现出庄严、高贵的特征。
    • 5.
      掷地之材释义:指能写出文辞优美、声调铿锵的好文章的人才。
    • 6.
      掷地作金石声释义: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 7.
      敲金击玉释义: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 8.
      敲金击石释义: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 9.
      敲金戛玉释义:指演奏钟磬等乐器。 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 10.
      民歌释义:劳动人民口头传唱的诗歌,包括山歌、号子、小调等。有时泛指歌谣。内容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感情。曲调优美单纯、语言朴素清新,多用比兴,音调铿锵。各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各种形式的民歌。
    • 11.
      汉调二黄释义:也称陕二黄、山二黄。戏曲剧种。流行于 陕 南和 陇 东。是二黄腔调从 湖北 沿 汉水 进入 陕西 而形成的。清 道光 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镇派。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 12.
      清韵释义:⒈清雅和谐的声音或韵味。⒉喻指铿锵优美的诗文。
    • 13.
      玉振释义:⒈谓磬声振扬。⒉谓振扬天子之德音。⒊形容帝王仁德的声音。⒋比喻文辞声调铿锵。⒌谓著述继美前贤。⒍古琴名。
    • 14.
      珠零锦粲释义:指如珠玉之铿零,锦绣之灿烂。比喻文词华丽、铿锵。
    • 15.
      罪恶的黑手释义:诗歌。臧克家作。1934年发表。通过建筑工人为帝国主义分子建造一座天主教堂这一题材,反映中国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揭露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并寄希望于工人阶级的觉醒。笔力雄健,音调铿锵,语言精练。
    • 16.
      跳珠撼玉释义:形容音调的繁复急促,节奏的铿锵悦耳,犹如珍珠在弹跳,佩玉在摇动。
    • 17.
      递转释义:⒈依次转动。唐 李绅《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贤刼千佛,生於后世,法轮递转,应现随相。”⒉更易转换。刘师培《文说·和声篇》:“况百里之内,声有不同;千年之中,语有递转。”瞿秋白《<赤都心史>序》:“于心灵的圣钟里动种种音响,铿锵递转,激扬沉抑。”
    • 18.
      金声掷地释义:指掷地作金石之声。形容语言文字铿锵有力。
    • 19.
      金石声释义:指铿锵有力之声。后亦用以比喻文辞优美动人。《晋书·孙绰传》:“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 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襧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 扬枹为《渔阳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名人传记》1990年第8期:“这掷地作金石声的语言,体现了中华儿女一片爱国赤诚。”
    • 20.
      金音释义:⒈属金之音。 即商音。⒉石名。产于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凤凰乡境内。其石质刚硬,敲之如金音,铿锵妙音响彻良久,故名。可制砚。

铿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金石声释义: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优美,音调铿锵。
    • 2.
      击撞释义:⒈叩打。亦喻声韵铿锵。⒉犹打击,攻讦。
    • 3.
      噼哩啪啦释义:⒈亦作“噼里啪啦”。 亦作“噼嚦啪啦”。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或东西撞击等的声音。⒉形容说话干脆、爽直,铿锵有力。
    • 4.
      探戈释义:舞厅舞的一种。源于阿根廷。20世纪初风靡欧洲上层社会。音乐为4/4拍,以切分音为显著特点。舞者表情严肃,动作铿锵有力。舞步平稳,顿挫有致,动静交织。舞蹈呈现出庄严、高贵的特征。
    • 5.
      掷地之材释义:指能写出文辞优美、声调铿锵的好文章的人才。
    • 6.
      掷地作金石声释义: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 7.
      敲金击玉释义: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 8.
      敲金击石释义: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 9.
      敲金戛玉释义:指演奏钟磬等乐器。 也形容声音铿锵。同“敲金击石”。
    • 10.
      民歌释义:劳动人民口头传唱的诗歌,包括山歌、号子、小调等。有时泛指歌谣。内容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感情。曲调优美单纯、语言朴素清新,多用比兴,音调铿锵。各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各种形式的民歌。
    • 11.
      汉调二黄释义:也称陕二黄、山二黄。戏曲剧种。流行于 陕 南和 陇 东。是二黄腔调从 湖北 沿 汉水 进入 陕西 而形成的。清 道光 年间颇为盛行。因地区不同分为汉江派和雒镇派。汉江派音乐比较柔和,以唱功戏,做功戏见长;雒镇派腔调铿锵有力,以武打戏见长。
    • 12.
      清韵释义:⒈清雅和谐的声音或韵味。⒉喻指铿锵优美的诗文。
    • 13.
      玉振释义:⒈谓磬声振扬。⒉谓振扬天子之德音。⒊形容帝王仁德的声音。⒋比喻文辞声调铿锵。⒌谓著述继美前贤。⒍古琴名。
    • 14.
      珠零锦粲释义:指如珠玉之铿零,锦绣之灿烂。比喻文词华丽、铿锵。
    • 15.
      罪恶的黑手释义:诗歌。臧克家作。1934年发表。通过建筑工人为帝国主义分子建造一座天主教堂这一题材,反映中国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揭露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并寄希望于工人阶级的觉醒。笔力雄健,音调铿锵,语言精练。
    • 16.
      跳珠撼玉释义:形容音调的繁复急促,节奏的铿锵悦耳,犹如珍珠在弹跳,佩玉在摇动。
    • 17.
      递转释义:⒈依次转动。唐 李绅《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贤刼千佛,生於后世,法轮递转,应现随相。”⒉更易转换。刘师培《文说·和声篇》:“况百里之内,声有不同;千年之中,语有递转。”瞿秋白《<赤都心史>序》:“于心灵的圣钟里动种种音响,铿锵递转,激扬沉抑。”
    • 18.
      金声掷地释义:指掷地作金石之声。形容语言文字铿锵有力。
    • 19.
      金石声释义:指铿锵有力之声。后亦用以比喻文辞优美动人。《晋书·孙绰传》:“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初成,以示友人 范荣期,云:‘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襧衡 被 魏武 謫为鼓吏,正月半试鼓。衡 扬枹为《渔阳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名人传记》1990年第8期:“这掷地作金石声的语言,体现了中华儿女一片爱国赤诚。”
    • 20.
      金音释义:⒈属金之音。 即商音。⒉石名。产于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凤凰乡境内。其石质刚硬,敲之如金音,铿锵妙音响彻良久,故名。可制砚。

铿锵造句

1.他的报告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2.风吹来,花儿从高高的枝头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地一声落在篮球场上,动作干脆利落,落地铿锵决绝,即便摔得“头破血流”,也不见一丝的含糊。

3.企鹅挥动着美丽的身躯,迈动着铿锵的步子向我们走来了。

4.走进阳光灿烂的八月,你就会看到碧波荡漾的南湖上,装载着革命火种的红船刚驶过的痕迹;走进阳光灿烂的八月,你就会听到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进阳光灿烂的八月,你就会看到姹紫嫣红、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

5.梅花,喜欢她的冰清玉洁,喜欢她的独立风雪,喜欢的铿锵傲骨,像坚守边疆的将军,漫天飞雪中吟唱不屈与骄傲。

6.场上只听人喊马嘶,刀剑铿锵,只见尘灰腾空,人影恍惚。

7.有时激越高亢,每一个节拍都铿锵雄壮;有时低回舒缓,每一个音符都悱恻缠绵。这就是青春的旋律。

8.同样铿锵的心跳,化作前进的动力。

9.圆梦的玉,众生只惊叹她如今的剔透,然而当初她的硬石,承受着捶打的叮当,爆发着低调的铿锵

10.你听,夏日里的雨声总是呼啸而来,轰然而去,那是铿锵有力威风锣鼓。

11.铿锵有力;喷薄而出;低回婉转;行云流水;苍凉悲壮;抑扬顿挫。

12.迈着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力,抓地有声,给人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

13.祝愿同学们的人生道路走得平稳坚实铿锵辉煌。

14.校长的讲话,简明扼要,铿锵有力,效果特别显著。

15.断裂的山体下,他的声音那么铿锵

16.老兵的步子沉稳中踩出条令中的节奏。同一个节奏,一样的距离,坚定铿锵的步伐,是老兵今生无法改变的习惯。

17.铿锵正步激荡的是远去的稚嫩中沉淀的青春飞扬。

18.你美丽简单,运动场上你是铿锵玫瑰,英姿飒爽,胜利就在你面前,加油。

19.雨直直地从天上泻下来,砸在土地上,砸在湖面上,耳旁的雨声似阵阵鼓点,铿锵有力。

20.铿锵有力的一声吼叫。

铿锵(kengq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铿锵是什么意思 铿锵读音 怎么读 铿锵,拼音是kēng qiāng,铿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铿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