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点着 点着的意思
diǎnzháo

点着

简体点着
繁体點着
拼音diǎn zháo
注音ㄉㄧㄢˇ ㄓ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ǎn,(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组词】:点滴。斑点。点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➋小的痕迹,如“油点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组词】:两三点雨。几点泪水。(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组词】: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6) 项,部分,方面。【组词】:优点。要点。特点。(7) 汉字笔形之一(丶)。【组词】:点画。三点水。(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组词】: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组词】: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组词】:点头。点穴。(11) 引火。【例句】: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12) 查对。【组词】: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13) 指定,选派。【组词】:点菜。点将(jiàng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组词】:指点。点拨。(15) 计时的单位。【例句】: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16) 污。【组词】:点污。点辱(使受污辱)。(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例句】: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18) 同“踮”。

zhe zhuó zháo zhāo,(1) 穿(衣)。【组词】:穿着。穿红着绿。着装。(2) 接触,挨上。【组词】:着陆。附着。不着边际。(3)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组词】: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4) 下落,来源。【组词】:着落。(5) 派遣。【例句】:着人前来领取。(6)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组词】:着即施行。(1) 接触,挨上。【组词】: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2) 感受,受到。【组词】: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3) 使,派,用。【组词】:别着手摸。(4) 燃烧,亦指灯发光。【组词】:着火。灯着了。(5) 入睡。【组词】:躺下就着。(6)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组词】:打着了。没见着。(1)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组词】: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2) 计策,办法。【组词】:高着儿。没着儿了。(3) 放,搁进去。【组词】:着点儿盐。(4) 应答声,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1)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组词】:走着。开着会。(2) 助词,表示程度深:好着呢!(3) 助词,表示祈使:你听着!(4)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组词】:顺着。照着办。

基本含义

指点燃或点燃物品,比喻启发或激发某人的思想、情感或行动。

点着的意思

点着 [diǎn zháo]

1. 放火点:点…

擦根火柴点着灯。

[ light; ]

2. 点燃。

点着一支烟。

[ light up; ]

3. 点燃。

灯芯干了,火花点不着。

[ take; ]


点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儒童释义:明 清 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 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文戏·歇后诗》:“云间 求忠书院,为 方正学 建也。一日,院观风,有儒童告考,张郡侯 命学博往书院试之。”《儒林外史》第七回:“传进新进儒童来。到 汶上县 头一名点着 荀玫。”《清史稿·选举志一》:“儒童入学考试,初用《四书》文、《孝经》论各一。”
    • 2.
      啦呱释义:闲聊。 碧野《山间竖琴弹奏》:“老工人把老队长拉到大坝头上坐下,两支香烟一点着了火,两个老工人就啦呱起来了。”《花城》1981年第6期:“乡亲们听说我要走,白天黑夜挤破了门,啦呱、挽留。”
    • 3.
      引火释义:把燃料点着,特指用燃烧着的东西把燃料点着:用木柴引火。
    • 4.
      投子释义:博具。或云起于 战国,或云创于 三国 魏 曹植,取其投掷之义。初用玉制,只两颗,后改用骨制,故又称“骰子”,增至六颗。每颗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投掷以决胜负。点着色,故后世又称“色子”。参阅 唐 李匡乂《资暇集·投子》、宋 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投子》。
    • 5.
      掐指释义:⒈旧时占卜方法之一。以拇指点着其他指节占卜吉凶或推算干支。⒉用拇指轻点其他指头计算。
    • 6.
      撒嘴释义:⒈谓松开口。《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原来凡是师老爷吃烟,不大懂得从烟袋荷包里望外装……及至点着了,吃完了,他可又不大懂得往地磕,都是一撒嘴儿,顺着手儿把那烟袋锅儿往地下一墩。”⒉比喻放松。杨朔《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一个年轻的司机连夜拉着被服往前送,天亮前后叫敌机发现了,叮住就不撒嘴。”
    • 7.
      斗香释义:⒈一种特制的佛香。许多股香攒聚捆扎堆成塔形,叫斗香。点着时从顶到下一层层燃烧,烟火旺盛。⒉旧时,江苏六合地区中秋时节将各种食品堆成尖塔形,上插小旗,谓之斗香。⒊亦作“鬭香”。比香料的优劣。
    • 8.
      明火执仗释义: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 9.
      明火执杖释义: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 10.
      明火释义:⒈古代用铜镜等映日聚光所取的火。⒉有火焰的火(区别于“暗火”)。⒊指点着火把(抢劫):明火抢劫。
    • 11.
      松树炮释义:一种土炮。 江西民歌《松树炮》:“树林里,放上一门松树炮;看见白匪来,点着引子赶快跑;轰的一声炮响了,四个白匪应声倒。”《诗刊》1977年第11期:“秋收暴动的松树炮,南昌 起义的‘花机关’。”
    • 12.
      柱杖释义:⒈手杖。宋 沉括《梦溪笔谈·异事》:“﹝ 李遥 ﹞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他们就满心高兴,用柱杖点着山径,一步一步的挨上去。”⒉拄着手杖。清 葆光子《物妖志·木类·柳》:“秋水寒潭,柱杖穿花,一无留念。”
    • 13.
      水老鼠花释义: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点着后在水面乱窜,喷出各种颜色的火花。
    • 14.
      汽灯释义:灯的一种,点着后,利用本身的热量把煤油变成蒸气,喷射在炽热的纱罩上,发出白色光。
    • 15.
      油渍渍释义:形容沾满了油。杜鹏程《年青的朋友》一:“他个子挺小,歪戴着油渍渍的工人帽。”《当代》1981年第2期:“大亮 把那两只油渍渍的手套塞在腰带上,点着一支劣质香烟,大口地吸着,眼睛闪烁着诡谲的光。”
    • 16.
      溜光罄净释义:亦作“溜光罄尽”。谓精光,一点不剩。杨朔《熔炉》:“老太太就咬着牙,点着指头骂道:‘……我一个快进棺材的老绝户,也给我抢的溜光罄净,只剩一条破棉被。’”杨朔《洗兵马》上三:“不出几年,小家业踢蹬的溜光罄尽。”
    • 17.
      火棒释义:游艺用的短棒,一端钉有许多层布,成球形,蘸上酒精或油,点着后挥舞,使火光呈各种曲线形。
    • 18.
      火镰释义:取火的用具,用钢制成,形状像镰刀,打在火石上,发出火星,点着火绒。
    • 19.
      炮打灯儿释义:〈方〉爆竹的一种,点着后,发出响声的同时,还射出发光药,在空中燃烧发光。
    • 20.
      炮打灯释义:方言。 爆竹的一种。点着后,发出响声,并射出发光药,在空中燃烧发光。

点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儒童释义:明 清 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 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文戏·歇后诗》:“云间 求忠书院,为 方正学 建也。一日,院观风,有儒童告考,张郡侯 命学博往书院试之。”《儒林外史》第七回:“传进新进儒童来。到 汶上县 头一名点着 荀玫。”《清史稿·选举志一》:“儒童入学考试,初用《四书》文、《孝经》论各一。”
    • 2.
      啦呱释义:闲聊。 碧野《山间竖琴弹奏》:“老工人把老队长拉到大坝头上坐下,两支香烟一点着了火,两个老工人就啦呱起来了。”《花城》1981年第6期:“乡亲们听说我要走,白天黑夜挤破了门,啦呱、挽留。”
    • 3.
      引火释义:把燃料点着,特指用燃烧着的东西把燃料点着:用木柴引火。
    • 4.
      投子释义:博具。或云起于 战国,或云创于 三国 魏 曹植,取其投掷之义。初用玉制,只两颗,后改用骨制,故又称“骰子”,增至六颗。每颗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投掷以决胜负。点着色,故后世又称“色子”。参阅 唐 李匡乂《资暇集·投子》、宋 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投子》。
    • 5.
      掐指释义:⒈旧时占卜方法之一。以拇指点着其他指节占卜吉凶或推算干支。⒉用拇指轻点其他指头计算。
    • 6.
      撒嘴释义:⒈谓松开口。《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原来凡是师老爷吃烟,不大懂得从烟袋荷包里望外装……及至点着了,吃完了,他可又不大懂得往地磕,都是一撒嘴儿,顺着手儿把那烟袋锅儿往地下一墩。”⒉比喻放松。杨朔《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一个年轻的司机连夜拉着被服往前送,天亮前后叫敌机发现了,叮住就不撒嘴。”
    • 7.
      斗香释义:⒈一种特制的佛香。许多股香攒聚捆扎堆成塔形,叫斗香。点着时从顶到下一层层燃烧,烟火旺盛。⒉旧时,江苏六合地区中秋时节将各种食品堆成尖塔形,上插小旗,谓之斗香。⒊亦作“鬭香”。比香料的优劣。
    • 8.
      明火执仗释义: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 9.
      明火执杖释义: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 10.
      明火释义:⒈古代用铜镜等映日聚光所取的火。⒉有火焰的火(区别于“暗火”)。⒊指点着火把(抢劫):明火抢劫。
    • 11.
      松树炮释义:一种土炮。 江西民歌《松树炮》:“树林里,放上一门松树炮;看见白匪来,点着引子赶快跑;轰的一声炮响了,四个白匪应声倒。”《诗刊》1977年第11期:“秋收暴动的松树炮,南昌 起义的‘花机关’。”
    • 12.
      柱杖释义:⒈手杖。宋 沉括《梦溪笔谈·异事》:“﹝ 李遥 ﹞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他们就满心高兴,用柱杖点着山径,一步一步的挨上去。”⒉拄着手杖。清 葆光子《物妖志·木类·柳》:“秋水寒潭,柱杖穿花,一无留念。”
    • 13.
      水老鼠花释义: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点着后在水面乱窜,喷出各种颜色的火花。
    • 14.
      汽灯释义:灯的一种,点着后,利用本身的热量把煤油变成蒸气,喷射在炽热的纱罩上,发出白色光。
    • 15.
      油渍渍释义:形容沾满了油。杜鹏程《年青的朋友》一:“他个子挺小,歪戴着油渍渍的工人帽。”《当代》1981年第2期:“大亮 把那两只油渍渍的手套塞在腰带上,点着一支劣质香烟,大口地吸着,眼睛闪烁着诡谲的光。”
    • 16.
      溜光罄净释义:亦作“溜光罄尽”。谓精光,一点不剩。杨朔《熔炉》:“老太太就咬着牙,点着指头骂道:‘……我一个快进棺材的老绝户,也给我抢的溜光罄净,只剩一条破棉被。’”杨朔《洗兵马》上三:“不出几年,小家业踢蹬的溜光罄尽。”
    • 17.
      火棒释义:游艺用的短棒,一端钉有许多层布,成球形,蘸上酒精或油,点着后挥舞,使火光呈各种曲线形。
    • 18.
      火镰释义:取火的用具,用钢制成,形状像镰刀,打在火石上,发出火星,点着火绒。
    • 19.
      炮打灯儿释义:〈方〉爆竹的一种,点着后,发出响声的同时,还射出发光药,在空中燃烧发光。
    • 20.
      炮打灯释义:方言。 爆竹的一种。点着后,发出响声,并射出发光药,在空中燃烧发光。

点着造句

1.他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点着烟,煞有介事地抽了起来。

2.黄色的桂花开了,好像点着黄色的街灯。

3.雪是冬天的使者,洁白的象征,它以自己独有的身姿装点着大地。像玉一样洁,像烟一样轻,像柳絮一样柔,从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把这美丽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4.蝴蝶点着轻盈的步伐,在花丛中不停地飞舞。

5.春水无语,却滋润着万物;大树无语,却带来了阴凉;小草无语,却装点着大地。

6.蜡烛真可爱,没点时洁白淡雅,点着时舞姿绰约,吹灭时淡定从容。

7.责任像是一种心灵的洁净济,能使人格升华;责任像是一朵美丽的花,虽渺小,却能装点着人们的心灵。

8.四季轮回中,花儿发了,花儿开了,花儿红了,花儿艳了,花儿谢了。花儿装点着春夏秋冬。

9.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10.那些五颜六色的菊花不畏寒冷,舒展开她俏丽的花瓣,装点着我们的校园。

11.她静坐在阳台边紧锁着眉头,手指不由自主地点着窗台心事重重。

12.他侧着头发蓬松的脑袋,圆圆的眼钉子似的扎在我的脸上,不时地点着头,表示已经全部心领神会。

13.点着火,坐上大锅倒进豆油,然后就急急忙忙把猪肉放进去,用铲子不停地翻来翻去。

14.马路旁边摆放了各种花卉,装点着喜迎国庆的北京。

15.他坐在桌子头上的一张扶手椅上,动物们讲自己的故事时他时不时的郑重地点着头。

16.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7.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18.火机点着的爆竹打向猪屁股眼。

19.雪是冬天的使者,洁白的象征,它以自己独有的身姿装点着大地。

20.美国像是一个巨大的锅炉。只要下面点着火,它会产生无限的能量。

点着(dianzh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点着是什么意思 点着读音 怎么读 点着,拼音是diǎn zháo,点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点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