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戎 [zhǎng róng]
1. 统领军队。
掌戎 引证解释
⒈ 统领军队。
引《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徵为 并州 牧”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灵帝纪》:“卓 復上言:‘臣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
掌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参掌释义:参与掌管。《晋书·职官志》:“及当涂得志,克平诸夏,初有军师祭酒,参掌戎律。”《梁书·王规传》:“承圣 二年,迁尚书右僕射,仍参掌选事。”《新五代史·杂传·史圭》:“故事,直学士职虽清,而承领文书,参掌庶务,与判官无异。”
- 2.
广车释义:⒈大车。《战国策·西周策》:“昔 智伯 欲伐 厹由,遗以大钟,载以广车,因随入以兵,厹由 卒亡。”高诱 注:“广大车也。”《韩非子·喻老》:“知伯 将袭 仇由,遗之以广车。”⒉纵横排列的车辆。指战车。《周礼·春官·车仆》:“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郑玄 注:“广车,横陈之车也。”陆德明 释文:“广,古旷反。”孙诒让 正义:“广与横,声类同,古通用。横陈,谓纵横陈列之,以自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使御广车而行。”杜预 注:“广车,兵车。”
- 3.
弥久释义:长久;愈久。《淮南子·主术训》:“上操约省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君臣弥久而不相猒。”《后汉书·董卓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明 宋濂《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林 氏子若孙亦世擢进士第,克守诗礼之训,弥久而弥光。”
- 4.
戎右释义:周 代陪乘之官。出军或田猎时,坐君主之右,执武器,担任保卫工作。《左传·桓公八年》:“鬭丹 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周礼·夏官·戎右》:“戎右掌戎车之兵革使。”郑玄 注:“右者,驂乘,此充戎路之右。”贾公彦 疏:“戎右者,与君同车,在车之右,执戈盾,备制非常,并充兵中使役。”唐 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欲绍家声,遂参戎右。”明 尹耕《春怀》诗:“书生无计当戎右,一剑真思报主知。”
- 5.
戎路释义:古代帝王军中所乘的车。后泛指兵车。《周礼·春官·车仆》:“车僕,掌戎路之萃。”郑玄 注:“戎路,王在军所乘也。”《左传·庄公九年》:“我师败绩,公丧戎路,传乘而归。”《南史·宋武帝纪》:“公纪纲礼度,万国是式,乘介蹈方,罔有迁志,是以锡公大路、戎路各一,玄牡二駟。”
- 6.
掌戎释义:统领军队。《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徵为 并州 牧”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灵帝纪》:“卓 復上言:‘臣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
- 7.
老谋释义:深远的谋略。 《国语·晋语一》:“郤叔虎 曰:‘既无老谋,而又无壮事,何以事君。’”韦昭 注:“言己无谋,又耻无功也。”《后汉书·董卓传》:“卓 復上书言曰:‘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金 元好问《感事》诗:“壮事本无取,老谋何所成。”清 顾炎武《望夫石》诗:“国是祇凭三寸舌,老谋终惜一丸泥。”
- 8.
阙车释义:古时供填补空缺的兵车。《周礼·春官·车仆》:“车僕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闕车之萃。”郑玄 注:“闕车,所用补闕之车也。”孙诒让 正义:“郑 意战时列车为陈,或有疏闕,以此车补其数。《左》桓 五年传云:‘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杜 注云:‘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闕漏。’盖无论车徒,皆有弥缝补闕之部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