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祭 [yuè jì]
1. 古代帝王每月对祖庙的祭祀。
月祭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每月对祖庙的祭祀。
引《礼记·祭法》:“王立七庙……皆月祭之。”
《汉书·韦玄成传》:“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於寝,月祭於庙,时祭於便殿。”
《新唐书·彭景直传》:“天子始祖、高祖、曾祖、祖、考之庙,皆朔加荐,以象生时朔食,号月祭。”
月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庙释义:古代诸侯立五庙,即父、祖、曾祖、高祖、始祖之庙。 《礼记·祭法》:“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公羊传·庄公三年》:“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妹。”清 姚鼐《与许孝亷庆宗书》:“当七庙五庙无虚主。”
- 2.
时祭释义:四时的祭祀。《礼记·曾子问》:“望墓而为坛,以时祭。”《左传·昭公四年》:“夏,诸侯如 楚,鲁、卫、曹、邾 不会。曹 邾 辞以难,公辞以时祭,卫侯 辞以疾。”《汉书·韦玄成传》:“日祭於寝,月祭於庙,时祭於便殿。”
- 3.
显考释义:古对高祖之称。《礼记.祭法》云:故立七庙,一坛,一禅,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孔疏:曰考庙者,父庙,曰王考庙者,祖庙也,曰皇考庙者,曾祖也,曰显考庙者,高祖也,曰祖考庙者,祖始也。
- 4.
朝享释义:⒈古代天子祭祀宗庙。《周礼·春官·司尊彝》:“凡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皆有舟。”郑玄 注:“朝享,谓朝受政於庙。”贾公彦 疏:“朝享谓朝受政於庙者,谓天子告朔於明堂,因即朝享。朝享,即祭法谓之月祭。”宋 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先 景灵宫,谓之‘朝献’,次太庙,谓之‘朝饗’,末乃有事於南郊。”《清史稿·礼志五》:“又《周礼·大宗伯》:祫、禘、追享、朝享。解云:古者朝庙合祖而祭焉,故祫曰朝饗。”⒉犹朝拜;朝贡。《汉书·韦玄成传》:“威仪济济,朝享天子。”《
- 5.
期练释义:丧礼服制。 期丧的第十一个月祭于家庙时穿着练帛。《北史·牛弘传》:“弘 以三年之丧,祥禫具有降杀,期服十一月而练者,无所象法,以闻於帝。帝下詔除期练之礼,自 弘 始也。”《隋书》作“朞练”。
- 6.
祥肉释义:亲丧满十三月祭祀时所供之肉。
- 7.
郊闉释义:城郭之门。 唐 杨嗣复《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诗:“斋庄修祀事,旌旆出郊闉。”明 何景明《发京邑》诗之四:“嶇嶔陟丘陇,髣髴望郊闉。”清 魏源《香港岛观海市歌》:“豁然横亙兮城门,市廛楼阁兮兼郊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