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 [shuǐ lù]
1. 水路和陆路。
例水陆联运。
水陆枢纽。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资治通鉴》
英[ water and land; ]
2. 水里和陆上所产的食物,特指山珍海味。
例水陆俱陈。
英[ delicacies from land and sea; ]
水陆 引证解释
⒈ 水路与陆路。
引晋 左思 《蜀都赋》:“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
唐 刘禹锡 《代窦中丞谢上表》:“伏以道途遐阻,水陆縈紆。”
鄢国培 《巴山月》第一章一:“南京 失守, 日本 人兵分两路,向 武汉 水陆并进。”
⒉ 水上与陆地。
引南朝 宋 鲍照 《灵丘竹赋》:“每冠名於华戎,将擅奇於水陆。”
《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摶风初举,建旟上地,庇民立政,时雨滂流,下识亷耻,仁加水陆,移风易俗,自 齐 变 鲁,此王之功也。”
《隋书·南蛮传论》:“水陆可居,咸为郡县。”
宋 周敦颐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⒊ 水旱作物。亦指水田与旱田。
引《隋书·东夷传·新罗》:“田甚良沃,水陆兼种。”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京城之中,亭第邸店以曲巷断;侯甸之内,水陆腴沃以乡里计。”
⒋ 指水中和陆地所产的食物。
引《晋书·石崇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唐 白居易 《轻肥》诗:“樽罍溢九醖,水陆罗八珍。”
《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大王今日水陆俱备,大宴羣臣,四方异物极多,内中欠少何物,贫道愿取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雅游》:“坐久则水陆备至,丝肉竞陈。”
⒌ 水陆道场的简称。参见“水陆道场”。
引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绍兴 十六年,通判 任良臣 伯显 丧子,入寺设水陆。”
《醒世恒言·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吩咐了毕,话休絮烦,功德水陆也不作,停留也不停留,只就来日便出丧。”
国语词典
水陆 [shuǐ lù]
⒈ 水路与陆路。
引《文选·左思·蜀都赋》:「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
《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策分兵水陆并进,围住吴城。」
⒉ 水陆所产的食物。
引唐·白居易〈秦中吟·轻肥〉:「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三国演义·第八回》:「允拜谢归家,水陆毕陈,于前厅正中设座。」
⒊ 水陆道场的简称。参见「水陆道场」条。
引《水浒传·第四五回》:「小僧已和众僧,都在水陆堂上,从五更起来诵经,到如今未曾住歇。」
《金瓶梅·第七回》:「到二十六日,请十二位高僧念经,做水陆烧灵。」
水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栖释义:⒈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两栖动物。水陆两栖。两栖作战。⒉比喻工作或活动在两种领域:影视两栖明星。
- 2.
中隐释义:指闲官。唐 白居易《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諠。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宋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五:“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閒胜暂閒。”元 耶律楚材《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十诗》之五:“中隐冷官閒况味,归心无日不山林。”
- 3.
乖互释义:⒈抵触;违背。《后汉书·乐恢传》:“经曰:‘天地乖互,众物夭伤,君臣失序,万人受殃。’”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虽位显名美,门齐年敌,而趋舍异规,业尚乖互者,未尝结焉。”《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李平 至 硤石,督 李崇 崔亮 等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胡三省 注:“乖,异也。互,差也。”⒉差错。《晋书·裴頠传》:“药物轻重,分两乖互,所可伤夭,为害尤深。”
- 4.
伏尔加格勒释义:原名察里津,后名斯大林格勒,1961年改现名。俄罗斯城市。位于该国欧洲部分南部,临伏尔加河。是重要工业基 地和水陆交通中心。国内战争时期的察里津保卫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在这 里进行的。
- 5.
优衷释义:平允公正。《宋书·孝武帝纪》:“水陆捕採,各顺时月。官私交市,务令优衷。”
- 6.
佛罗安国释义:古国名。 故地或以为在今 马来半岛 西岸。地当东西方水陆交通要冲,贸易繁盛。亦译作 佛来安。
- 7.
例章释义:条例章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孙文革命运动清方档案》:“又缉匪贵用精於捕务之将弁,而尤在重用眼綫,水陆来往,川资犒赏所费甚鉅,现时财力艰窘,几难筹措,且无例章报销。”
- 8.
供拟释义:⒈亦作“ 供儗 ”。⒉供给,供应。《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岁时服用,自可百司供拟。”《新唐书·魏少游传》:“诸王、公主悉有次舍,供儗穷水陆。”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萧公墓表》:“所在供拟,多伤物命,其违天意甚矣,自今宜罢之。”
- 9.
关津释义:水陆交通必经的要道,关口和渡口,泛指设在关口或渡口的关卡。
- 10.
关赋释义:旧时水陆关卡对进出货物征收的税。 《管子·幼官》:“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新唐书·顾彦暉传》:“建(王建)素有吞噬心,以 彦朗 与婚婭,久未忍。及 彦暉,则交好愈疏,而境上关赋相稽詬,建 怒。景福 元年,遂攻 彦暉。”
- 11.
冰沍释义:冰冻。 明 归有光《通政使司右参议张公墓表》:“知 济寧州,至则减损户徭,拊循流亡。州水陆二驛併,水驛须冰沍乃给陆,以省其费。”清 吴乔《雪夜感怀》诗:“不知冰沍何时了,一见梅花眼便清。”
- 12.
凶徒释义:⒈恶人;坏人。南朝 梁 任昉《进梁公爵为王诏》:“本朝危切,樊邓 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理儒 道:‘那不是甚么少爷师爷,是两个闹事伤人的凶徒。’”⒉凶恶的暴徒。南朝 陈 徐陵《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凡厥兇徒,谁不歼扑。”唐 柳宗元《古东门行》诗:“兇徒侧耳潜愜心,悍臣破胆皆杜口。”《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爷 在 徐 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兇徒杀人劫财,非止一事。”清 张维屏《
- 13.
刹海释义:佛教语。犹言水陆。
- 14.
勦办释义:使用武力镇压,从严惩办。 《花月痕》第四六回:“然后从上游分路勦办,水陆并进,力阨贼吭。”
- 15.
包匦释义:⒈裹束而置于匣中。一说包裹缠结。《书·禹贡》:“包匭菁茅。”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匭,犹缠结也……重之,故既包裹而又缠结也。”蔡沉 集传:“匭,匣也……既包而匣之,所以示敬也。”汉 扬雄《十二州箴·荆州牧箴》:“云梦 涂泥,包匭菁茅。”⒉贡物的代称。晋 左思《吴都赋》:“职贡纳其包匭。”明 归有光《送郡太守历下金侯考绩序》:“水陆之珍,包匭筐篚之贡。”清 王韬《琉球朝贡考》:“频年以来,輶车在道,賮深献异,包匭筐篚,络绎来庭,史不絶书,未尝与 明 絶也。”
- 16.
厘捐释义:⒈即厘税。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1853年刑部侍郎 雷以諴 在 扬州 帮办军务,为筹措 江 北大营的军饷,在 仙女庙 等地创办厘捐。”⒉又称厘金、厘金税。晚 清 实行的一种行商税。在水陆要隘设立关卡,征收过往商品百分之一的捐税,百分之一为厘,故名。《清史稿·食货志六》:“釐金抽捐,创始 扬州 一隅,后遂推行全国。咸丰 三年,刑部右侍郎 雷以諴 治军 扬州,始於 仙女庙 等镇创办釐捐。”《文明小史》第十五回:“国家不裁釐捐,这些弊病总不能除的。”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迨后天下多事,始
- 17.
厘金释义:旧时内地水陆关卡征收的货物通过税。 清咸丰年间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筹措军费而设,1930年撤销。
- 18.
噜囌释义:言语絮叨。语本《景德传灯录·大梵圆和尚》:“问:‘水陆不涉者,师还接否?’师曰:‘苏嚕苏嚕。’”茅盾《林家铺子》:“话是说到尽头了。上海 客人只好不再噜苏,可是他坐在那里不肯走。”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少噜苏,快补来!’朱暮堂 威胁地说。”
- 19.
地癖释义:谓广置田产的癖好。《旧唐书·忠义传·李憕》:“憕 丰於产业,伊川 膏腴,水陆上田,脩竹茂树,自城及 闕口,别业相望,与吏部侍郎 李彭年 皆有地癖。郑巖,天宝 中仕至 絳郡 太守,入为少府监,田产亚於 憕。”
- 20.
坐粮厅释义:清 代户部仓场衙门特设的官署。驻 通州,掌管漕粮验收、水陆运输及 通济 库银出纳和 北运河 的疏濬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