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号 [guó hào]
1. 一国的称号,如汉、唐、宋、元、明、清等。
英[the title of a reigning dynasty;]
国号 引证解释
⒈ 国家或朝代的名号。
引《史记·五帝本纪》:“自 黄帝 至 舜 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 黄帝 为 有熊,帝顓頊 为 高阳,帝嚳 为 高辛,帝尧 为 陶唐,帝舜 为 有虞。”
《北史·崔宏传》:“时 晋 使来聘,帝将报之,詔有司议国号…… 道武 从之,於是称 魏。”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李绍真、孔循 以为 唐 运已尽,宜建国号。”
⒉ 指年号。
引清 袁枚 《随园随笔·避讳改国号改地改官》:“为子孙避讳而改祖宗之国号, 唐 以 中宗 讳 显 而称 高宗 之 显庆 为 明庆 ;避 明皇 之讳 隆基 而改 高宗 之 永隆 为 永崇。”
⒊ 朝廷命妇“国夫人”的封号。亦称有此封号者。
引唐 元稹 《为萧相国谢太夫人国号告身状》:“恩赐臣母国号告身一通。”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杨相 女适 裴坦 长子,嫁资丰厚,什器多用金银。 坦 尚俭,闻之不乐。一日,与国号及儿女辈到新妇院。”
国语词典
国号 [guó hào]
⒈ 代表一国的名号。
引《儒林外史·第一回》:「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一统,建国号大明。」
国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王释义:⒈指 唐明皇 兄弟 让皇帝 宪 、 惠庄太子 撝 、 惠文太子 范 、 惠宣太子 业 、 隋王 隆悌 。 唐 《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五王更入帐,七贵迭封侯。” 明 高启 《唐宫》诗:“五王宴罢皆归院,大被空闲一夜凉。”《醒世恒言·三孝亷让产立高名》:“﹝ 明皇 ﹞有五个兄弟,皆封王爵,时号五王。”参见“ 五王帐 ”。⒉指 唐 代 张柬之 、 敬晖 、 崔玄暐 、 袁恕己 、 桓彦范 。 武后 周 天授 五年 张柬之 等五人发动政变,重立 中宗 为帝,复国号 唐 ,以功皆封郡王。 唐 颜真卿 《
- 2.
仁寿节释义:五代 时 南唐 节日。南唐 李昪 生于十二月二日。昇元 元年(公元937年)即帝位后,即以十二月二日为仁寿节。宋 陆游《南唐书·烈祖记》:“昇元 元年冬十月,吴帝 禪位乎我。甲申即皇帝位,改 吴 天祚 二年为 昇元 元年,国号 齐。以十二月二日为 仁寿节。”
- 3.
代北释义:⒈古地区名。泛指 汉、晋 代郡 和 唐 以后 代州 北部或以北地区。当今 山西 北部及 河北 西北部一带。唐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诗:“雁山 横 代 北,狐塞 接 云中。”《宋史·韩琦传》:“契丹 来求 代 北地,帝手詔访 琦 ……会 安石 再入相,悉以所争地与 契丹。”⒉唐 方镇名。《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三年》:“八月,甲辰……詔以前 振武 节度使 李国昌 为 代北 节度使,镇 代州。”⒊指 北魏。西晋 末年,拓跋猗卢 受封为 代王。后其曾孙 拓跋珪 改国号为 魏,迁都 代郡 平城,是为 北魏。故后世
- 4.
伸请释义:向上级申明理由,提出请求。 《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中常侍 河南 吕强 愍 邕(蔡邕)无罪,力为伸请。”《元典章·诏令一·建国号诏》:“顷者耆宿诣庭奏章伸请,谓既成大业,宜早定於鸿名。”
- 5.
凉王释义:建国号凉并称王的君主也可称凉王。
- 6.
剧秦美新释义:王莽 篡 汉 自立,国号 新。
- 7.
南唐释义:十国之一。公元937年李昪称帝,建国号唐,都金陵,史称南唐。历经中主李璟、后主李煜,于公元975年为宋所灭。
- 8.
南汉释义:十国之一。始建者刘䶮,公元917年在广州称帝,国号先称大越,后改汉,史称南汉。拥有今广东、广西地区。公元971年为宋所灭。
- 9.
原年释义:明太祖 克 元,建立 明 王朝,洪武 中,因避讳,“元”字多改为“原”。“元年”改称“原年”。清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三:“明太祖 既登极,避胜朝国号,遂以元年为原年,民间相传如此,而史书不载。”清 俞樾《茶香室丛钞·原年》:“按《日知録》云:‘本官曰元官,洪武 中,臣下有称元任官者,嫌於 元 朝之官,改原字。’然则元年之称原年,亦其宜矣。”
- 10.
后凉释义:十六国 之一。氐族 吕光 于公元386年据 凉州,称 酒泉公,国号 凉,建都 姑臧,史称 后凉(公元386年-403年)。
- 11.
后金释义:明朝中国东北女真族建立的地方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汗,国号金,年号天命,史称后金,与明朝抗衡。1636年,努尔哈赤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 12.
后齐释义:即 北齐。 高洋 代 东魏 称帝,国号 齐,史称 北齐,又称 后齐(公元550年-577年)。
- 13.
后魏释义:北朝 之一。 鲜卑族 拓跋珪 自立为 代王,国号 魏,亦称 北魏、拓跋魏、元魏。为区别于以前之 三国 魏,故史称 后魏(公元386年-557年)。
- 14.
唐末农民战争释义: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后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 15.
国号释义:国家的称号。 中国历代因王朝更易,皆改定国号,如汉、唐、宋等。
- 16.
圆号释义:也叫法国号。铜管乐器。管身盘成圆形,号嘴似漏斗,装有活塞。音域宽广。演奏时左手按键,如将右手插入喇叭口,可减弱音量,造成音色变化。常用于乐队。
- 17.
大夏释义:⒈周代“六舞”之一。 相传本为夏禹时代的乐舞。⒉指夏季。⒊古国名。音译巴克特里亚,也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我国汉代称之为大夏。⒋古城门名。在洛阳,魏明帝所造。⒌国号。⒍国号。⒎国号。⒏大厦。
- 18.
大真释义:国号。金宣宗 贞祐 三年(元太祖 十年,公元1215年)宣抚 蒲鲜万奴 据 辽东 自立,称天王,国号 大真,寻又称 东夏。参阅《元史·太祖纪》。
- 19.
大金释义:金国 的国号。《金史·太祖纪》:“收国 元年正月壬申朔,即皇帝位,上曰:‘辽 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復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 色尚白。’於是国号 大金。”
- 20.
天休释义:⒈天赐福佑。《书·汤诰》:“凡我造邦,无以匪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杜预 注:“民无灾害,则上下和而受天祐。”宋 王禹偁《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皇上俯从人欲,上答天休。”明 方孝孺《双桂轩铭》:“尔衍尔昭,尔公尔侯,復膺天休。”⒉指天子的恩庥。唐 元稹《为萧相国谢太夫人国号诰身状》:“恩光灼燿,捧戴兢惶,对扬天休,无任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