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奉请 奉请的意思
fèngqǐng

奉请

简体奉请
繁体奉請
拼音fèng qǐng
注音ㄈㄥˋ ㄑ一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ng,(1) 恭敬地用手捧着。【例句】: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奉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2) 尊重,遵守。【组词】: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组词】:奉告。奉还(huán )。奉陪。奉劝。奉迎(a.敬辞,迎接;b.奉承)。奉赠。(4) 信仰。【组词】:信奉。素奉佛教。(5) 供养,伺候。【组词】:奉养。供奉。侍奉。(6) 姓。(7) 古同“俸”,薪金。

qǐng,(1) 求。【组词】:请求。请示。请假(jiǎ )。请命。请战。请教(jiào )。请愿。请君入瓮。请缨(喻请战杀敌)。(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组词】:请进。请坐。请安。请便。(3) 延聘、邀、约人来。【组词】:请客。请柬。邀请。(4) 谒见、会见。【例句】:“造请诸公,不避寒暑”。

基本含义

恭敬地请求或邀请别人做某事。

奉请的意思

奉请 [fèng qǐng]

1. 犹恭请,多作邀人宴饮之辞。

奉请 引证解释

⒈ 犹恭请,多作邀人宴饮之辞。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杜慎卿 道:‘昨晚我也不曾备席,不曾奉请。’”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安老爷 因他也须到家歇息歇息,便説:‘过日再备酌奉请。’”


国语词典

奉请 [fèng qǐng]

⒈ 请求、请托。

《西游记·第三一回》:「若是我们能救,也不敢许远的来奉请你也。」
《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前回听见张道说起,兄弟所以过来奉请,果蒙不弃,到了敝省,将来各事都要仰仗。」


奉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启请释义:⒈开口询问;请教。 ⒉敬辞。犹言劳驾。⒊敬辞。犹言敦请。⒋佛教语。谓念经前奉请佛祖、菩萨。
    • 2.
      啓请释义:⒈开口询问;请教。 唐 薛用弱《集异记·萧颖士》:“二子曰:‘吾识尔祖久矣。’颖士 以广众中,未敢询访。俟及岸,方将启请,而二子怱遽负担而去。”⒉敬辞。犹言劳驾。《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虞候道:‘启请婆婆,过对面裱褙铺里,请 璩大夫 来説话。’”⒊敬辞。犹言敦请。《水浒传》第八二回:“天子御笔亲书丹詔,特差 宿 某,亲到大寨,启请众头领。烦望义士早早收拾朝京,休负圣天子宣召抚安之意。”⒋佛教语。谓念经前奉请佛祖、菩萨。《禅林象器笺》十七:“凡讽经前奉请佛菩萨,此为启请。”《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 3.
      杨枝凈水释义:古代印度风俗,凡邀请宾朋,先赠杨枝及香水等祝其健康,以表恳请之意。 故修法时亦用以奉请菩萨。
    • 4.
      杨枝浄水释义:古代 印度 风俗,凡邀请宾朋,先赠杨枝及香水等祝其健康,以表恳请之意。 故修法时亦用以奉请菩萨。
    • 5.
      玉镜释义:⒈玉磨成的镜子。《南齐书·东昏侯纪》:“帝有膂力,能担白虎橦,自製杂色锦伎衣,缀以金花玉镜众宝,逞诸意态。”唐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鈿。”⒉比喻清明之道。《尚书帝命验》:“桀 央玉镜,用其噬虎。”郑玄 注:“玉镜喻清明之道。”南朝 梁简文帝《奉请上开讲启》:“玉镜宸居,金轮驭世。”唐 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秦帝 沦玉镜,留侯 降氛氲。”明 陈汝元《金莲记·郊遇》:“今年既是 欧阳修 主考,此人玉镜高悬,冰壶朗照,二子定为首荐,诸君亦合同登。”⒊比喻明月。唐 张子
    • 6.
      罔利释义:犹渔利。语本《孟子·公孙丑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明史·文苑传二·李梦阳》:“寿寧侯 张鹤龄 招纳无赖,罔利贼民,势如翼虎。”清 林则徐《会奉请将高廉道暂驻澳门查办夷务片》:“至西洋夷人,虽称恭顺,而不耕不织,专恃懋迁罔利之谋,变幻百出。”

奉请(fengq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奉请是什么意思 奉请读音 怎么读 奉请,拼音是fèng qǐng,奉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奉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