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 shǎn shān,(1) 闪烁。后作“閃”。(2) 火光。(1) 古代祭祀用肉沉于汤中使半熟;也泛指煮肉。也作“燖”。(1) 木名。后作“杉”。
qián shǎn shān,(1) 闪烁。后作“閃”。(2) 火光。(1) 古代祭祀用肉沉于汤中使半熟;也泛指煮肉。也作“燖”。(1) 木名。后作“杉”。
1. 发光、发热貌。
⒈ 发光、发热貌。
引王闿运 《王祭酒母鲍太夫人诔》:“文无虚奏,士有指南;亭亭特达,烈烈煔煔。”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夫心不受攖,非槁死则缩朒耳,而况实利之念,復煔煔热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