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支解 支解的意思
zhījiě

支解

简体支解
繁体
拼音zhī jiě
注音ㄓ ㄐㄧㄝ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ī,(1) 撑持,伸出,竖起。【组词】:支撑。支援。体力不支。(2) 受得住。【组词】:乐不可支。(3) 领款或付款。【组词】:支付。(4) 调度,指使。【组词】:支使。支应。支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组词】:总支。支流。支离。(6)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例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组词】:一支笔。

jiě jiè xiè,(1) 剖开,分开。【组词】:解剖。分解。瓦解。解体。(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组词】: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3) 除去,除,废除,停止。【例句】:解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4) 溶化。【组词】:溶解。解冻。(5) 讲明白,分析说明。【组词】: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6) 懂,明白。【组词】:理解。见解。(7) 调和,处理。【组词】: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8) 高兴,开心。【组词】:解颜而笑。(9) 排泄。【组词】:解手。(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11) 演算方程式。【组词】:解方程。(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1) 发送。(2) 押送财物或犯人。【组词】: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1) 古同“懈”,松弛,懈怠。(2) 古同“邂”,邂逅。(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组词】:卖解的。跑马卖解。(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5) 姓。

基本含义

指解剖尸体或事物,以了解其构造和性质;也指分析、剖析问题或事情的本质。

支解的意思

支解 [zhī jiě]

1. 古代碎裂肢体的一种酷刑。谓分割为小段。分裂瓦解。支付,交付。犹尸解。

支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碎裂肢体的一种酷刑。

《战国策·秦策三》:“﹝ 吴起 ﹞功已成矣,卒支解。”
鲍彪 注:“断其四支。”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义正所在,视死犹归,支解寸断,不易所守。”
《辽史·穆宗纪下》:“支解鹿人 没答、海里 等七人于野,封土识其地。”
清 戴名世 《榆林城守纪略》:“廷杰 人駡贼,贼怒,支解之。”

⒉ 谓分割为小段。

巴金 《家》十八:“这样一来,那条威武地飞动着的龙就被支解了,分成了九段。”

⒊ 分裂瓦解。

《汉书·赵充国传》:“羌 虏瓦解,前后降者万七百餘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辈,此坐支解 羌 虏之具也。”

⒋ 犹尸解。

宋 苏轼 《和陶<读山海经>》之十:“金丹不可成, 安期 渺云海……支解竟不传,化去空餘悔。”

⒌ 支付,交付。

明 海瑞 《兴革条例·户属》:“部绢委官水手银伍两捌钱捌分陆釐,移付工房,於该年里甲丁田银内支解。”


国语词典

支解 [zhī jiě]

⒈ 古代一种割解四肢的酷刑。也作「枝解」、「肢解」。

《公羊传·宣公六年》:「公怒,以斗摮而杀之,支解,将使我弃之。」
《淮南子·人间》:「商鞅支解,李斯车裂。」

⒉ 将肢体分解。

如:「这位屠夫支解猪只的刀法十分干净俐落。」


支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分裂释义:⒈一个整体分成 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⒉使一个整体分成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
    • 2.
      肢解释义:⒈古代割去四肢的酷刑。⒉分解动物或人的身体(多指尸体)。⒊比喻把完整的事物分割成几部分:领土被肢解。
    • 3.
      瓜分释义:像切瓜一样地分割或分配。特 指若干帝国主义国家分割别国的领土。
    • 4.
      盘据释义:同“盘踞”
    • 5.
      割裂释义:把本来统一的或互相联系的事物(多指抽象的)人为地分割开。
    • 6.
      分割释义:把整体或有联系的东西分开:分割遗产。民主和集中这两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分割开。
    • 7.
      割据释义:一国之内,拥有武装的政治势力占据部分地区,不受中央政府的管辖,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支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统一释义:⒈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统一体。 统一祖国。大家的意见逐渐统一了。⒉一致的;整体的;单一的:统一的意见。统一调配。统一领导。

支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吊查释义:提取查阅。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坊厢始末》:“万历 三年,少泉 汪公 为京兆,弔查二县支销册。”明 沉榜《宛署杂记·铺行》:“本府循环季查,治厅年终弔查,按院查盘,任满委查,一应支解。”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即或奉文办买某项,咨部尚未准销,亦必弔查。”
    • 2.
      大卸八块释义:谓支解人体。
    • 3.
      幻人释义:古代对魔术艺人的称呼。犛靬(属 罗马帝国 的 亚历山大)以魔术著称,由西向东传播,汉 时曾有幻人来 中国 表演。又称“眩人”、“幻师”、“幻士”、“化人”。《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永寧 元年,掸国王 雍由调 復遣使者诣闕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多幻人,能发火於颜,手为江湖,口幡眊举,足堕玉珠。”清 赵翼《题百体寿字》诗:“浮提 幻人壶贮墨,婆罗字母音贯辞。”
    • 4.
      库簿释义:仓库帐簿。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钱穀·立解支库簿》:“钱粮支解,每年置一总册……解支一次,扣算开写一次,拆封一次,连前结总一次,名曰解支库簿。”
    • 5.
      支分释义:⒈分割,分解。 《战国策·秦策三》:“秦 乌能 齐 县衡 韩 魏,支分 方城 膏腴之地以薄 郑?”高诱 注:“支,言细散取之。”唐 白居易《花前感怀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⒉古代碎裂犯人肢体的一种酷刑。《后汉书·苏竟传》:“王氏 虽乘閒偷簒,而终婴大戮,支分体解,宗氏屠灭。”《魏书·术艺传·刘灵助》:“战败被擒,斩於 定州,传首 洛阳,支分其体。”《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今闻已有密敕下本军,至则支分灭族矣!”胡三省 注:“支分,谓被支解而支体异处也,即冎刑。”⒊
    • 6.
      水狱释义:古时酷刑之一种。《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 高祖 ﹞用刑惨酷,有灌鼻、割舌、支解、刳剔、炮炙、烹蒸之法;或聚毒蛇水中,以罪人投之,谓之水狱。”清 褚人穫《坚瓠秘集·酷虐》:“汉 主 龑 亦聚毒蛇水中,以罪人投,观其嚙啖,谓之水狱。”
    • 7.
      矍然释义:惊惧貌;惊视貌。《晏子春秋·谏上二五》:“景公 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 晏子 侍前,左右执刀而进,晏子 止而问于公曰:‘尧 舜 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文选·班固<东都赋>》:“主人之辞未终,西都 宾矍然失容。”李善 注引《说文》:“矍,惊视貌也。”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骆宾王》:“为 敬业 作檄传天下,暴斥 武后 罪。后见读之,矍然曰:‘谁为之?’或以 宾王 对,后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清 昭槤《啸亭杂录·恶章攀桂》:“章 司行宫陈
    • 8.
      脔解释义:谓支解。
    • 9.
      解缚释义:解去捆缚。汉 扬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宋 黄庭坚《秋冬之间鄂渚绝市无蟹今日偶得数枚戏成小诗》之三:“解缚华堂一座倾,忍堪支解见薑橙。”许地山《女国士》:“宝奴 试自解缚。”
    • 10.
      解验释义:⒈理解验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即避席再拜謁,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⒉解送与验收。清 钱谦益《孙公行状》:“公当关之功益著,所指冒没赏功银三十万者,只二十万,收支解验,簿牒井然,不能以錙銖点。”

支解(zhi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支解是什么意思 支解读音 怎么读 支解,拼音是zhī jiě,支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支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