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稿 [cán gǎo]
1. 不完全的文稿。
残稿 引证解释
⒈ 不完全的文稿。
引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凌廷堪》:“於败簏中攟拾残稿。”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海上述林>下卷序言》:“编辑时作为根据的,除《克里慕·萨慕京的生活》的残稿外,大抵是印本。”
残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摊释义:出售书籍的摊子。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蒋珊渔残稿》:“身后家落,楹书尽散,此帙乃其手抄。楚 蜀 诸作,憩仙 得之书摊。”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京师书摊,今设 琉璃厰 火神庙,谓之庙市。”茅盾《上海》三:“我的小朋友很内行似的支配了我和那摆书摊的老头子。”
- 2.
十年九荒释义:几乎年年都闹灾荒。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此等地全赖人力,与其十年九荒,草如择最下之区,挑深为塘,以洩积水。”如:在旧社会,这是个十年九荒的重灾区。
- 3.
国子释义:⒈公卿大夫的子弟。《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郑玄 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朝夕习业,以教国子。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亦曰国子弟。”⒉指国子学。《北史·儒林传论》:“明 元 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及迁都 洛邑,詔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隋书·韦艺传》:“艺 字 世文,少受业国子。”《新唐书·百官志三》:“﹝国子监﹞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
- 4.
季兰释义:古少女名或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济泽之阿,行潦之苹藻,寘诸宗室,季兰 尸之,敬也,敬可弃乎?”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季兰》:“按此数句非泛语,明据《诗·采苹》为言,季兰 盖即季女之名或字。”一说,“季兰”为佩兰草的少女。参阅《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季兰尸之,敬也。”杜预 注。汉 蔡邕《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夫人﹞仁孝婉顺,率礼无遗,体 季兰 之姿,蹈《思齐》之跡。”
- 5.
桲椤释义:亦作“桲罗”。 木名。叶可饲蚕。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沂 多山,山必有场,种桲欏以养山蚕,岁出山茧山绸无算。”刘白羽《一个战斗英雄的传记》:“九点钟运动到桲罗林子,原来二营的任务是二梯队,准备打纵深。”
- 6.
汪坑释义:水坑,池沼。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汪坑》:“汪坑,冬、春皆有水,可种莲,藕、花、实、根、叶无一不得厚值……其餘汪坑甚多,弃而不种,甚为可惜。”
- 7.
田桑释义:⒈种田和养蚕。 泛指农事。《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三国志·吴志·孙休传》:“田桑已至,不可后时。”晋 陶潜《杂诗》之七:“代耕非本望,所业在田桑。”⒉在田园中栽种整齐的桑树,与散种的“树桑”相对。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沂水桑麻话》:“近日山阳桲欏树几伐尽,育蚕者甚少,亦间有种桑者,惟不知种植之法,只有树桑,并无田桑。”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沂水桑麻话》:“予以南方田桑之法告之,其父老甚喜。”
- 8.
碎玉释义:⒈细小的玉片或玉屑。 ⒉比喻细小洁白的牙齿。⒊喻指女性死者的遗钗、残稿等。⒋喻指落花。
- 9.
觅汉释义:⒈雇用佃农。 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民间有地百十亩,必招佃种,名曰觅汉,多係南县流民,流民无以为生,土著者喜其勤谨,拨田与种。”⒉指佃农。《醒世姻缘传》第八回:“除了这两行人,只是嫁与人做僕妇,或嫁与觅汉做庄家。”
- 10.
败藁释义:残稿。
- 11.
铜雀释义:⒈铜制的鸟雀。《三辅黄图·建章宫》:“古歌云:‘长安 城西有双闕,上有双铜雀,一鸣五穀成,再鸣五穀熟。’”南朝 梁简文帝《和藉田诗》:“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⒉指 铜雀台。南朝 陈 张正见《铜雀台》诗:“凄凉 铜雀 晚,摇落墓田通。”唐 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铜雀 春深锁二 乔。”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蒋珊渔残稿》:“泪尽英雄公一笑,魏 家 铜雀 晋 铜驼。”参见“铜雀臺”。⒊亦作“铜爵”。传说中的 秦始皇 名马名。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秦始皇 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躡景、犇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