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胶固 胶固的意思
jiāo

胶固

简体胶固
繁体膠固
拼音jiāo gù
注音ㄐㄧㄠ ㄍ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o,(1) 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组词】:胶质。胶原。鳔胶。乳胶。万能胶。如胶似漆。胶合板。(2)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组词】:橡胶。胶鞋。胶皮。胶布。(3) 有黏性像胶的。【组词】:胶泥。胶水。(4) 粘着,粘合。【组词】:胶合。胶着(zhuó)。胶柱鼓瑟。

gù,(1) 结实,牢靠。【组词】:坚固。稳固。巩固。凝固。加固。(2) 坚定,不变动。【组词】:固执。固定。固本。(3) 本,原来。【组词】:固有。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4) 鄙陋(见识浅少)。(5) 姓。

基本含义

团结一致,紧密结合

胶固的意思

胶固 [jiāo gù]

1. 牢固。

2. 巩固团结。

3. 固陋;固执。

4. 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

6. 指密相勾结。

胶固 引证解释

⒈ 牢固。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而天下所以不能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盘石胶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越旬日而巢成矣……杂木枯枝,纵横重叠,不知何以得胶固无恙?”

⒉ 巩固团结。

《后汉书·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埶,犹以烈风扫彼枯叶。”
晋 陆机 《五等论》:“为上无苟且之心,群下知胶固之义。”
《周书·崔猷传》:“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
邹鲁 《中国同盟会》:“国之藉以胶固者,其力常在於民,主治者其末矣。”

⒊ 固陋;固执。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寧臣胶固,所宜膺荷。”
宋 苏轼 《再上皇帝书》:“自非见利忘义居之不疑者,孰肯终始胶固不自湔洗。”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大道冥冥,固非一知半解者所能妄测,若必以胶固之见解之,谬矣。”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文学革命之回顾》:“前卫者的一群如 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 辈,却胶固在他们的小资产阶级的趣味里。”

⒋ 互结不解。指某种集团。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伏以国家设文学之科,求贞正之士,所宜行敦风俗,义本君亲,然后申於朝廷,必为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谓门生,遂成胶固。”

⒌ 指密相勾结。

《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丑, 李希烈 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 建兴王,与 朱滔 等四盗胶固为逆。”
明 叶子奇 《草木子·杂制》:“嗟乎! 世祖 设是官,本以防权姦胶固、党与盘结之患,使之有所防范,击刺以正国势。”


国语词典

胶固 [jiāo gù]

⒈ 密合、牢固。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彊大,盘石胶固。」

⒉ 团结。

《后汉书·卷七〇·郑太传》:「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势,犹以烈风扫彼枯叶。」
《周书·卷三五·崔猷传》:「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

⒊ 固执,不知变通。

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宁臣胶固,所宜膺荷。」

⒋ 勾结串通。

《旧唐书·卷一二·德宗本纪上》:「丁丑,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与朱滔等四盗胶固为逆。」


胶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为之地释义:⒈给人提供事理的根据。 《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梁启雄 浅解:“《鶡冠子》:‘理之所居谓之地。’谓事理的依据。”⒉代为疏通说项;帮忙。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三:“汪 因謁之,投分甚懽,日夕往还,三载之间,益以胶固。万俟 还朝,继而大拜。首加荐引,力为之地。入朝七年间,遂登政府。”亦省作“为地”。明 陶宗仪《辍耕录·倜傥好义》:“﹝ 仲庸 ﹞曰:‘文友 贤而贫,在六品选人中,吾将与其子为地。’即走告当路者曰:‘张文友 未疾病矣,愿致仕。’因代入状中书,遂获以奉政
    • 2.
      供通释义:⒈谓上缴,交出。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酒务官吏﹞往往苟逃罪戾,巧为文致,诱导无知之民,以陷欠负破荡之祸,如许人供通自己或借他人产业当酒是也。”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小民既无他业,不免与官中首尾胶固,以至供通物产,召保立限,增价出息,赊贷转变,以苟趋目前之急。”⒉呈报,上报。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杀妻者》:“﹝从事﹞遍勘在城伍作行人,令各供通近来应与人家安厝坟墓多少去处文状。”
    • 3.
      崩竭释义:谓山崩川竭。语本《国语·周语上》:“三川竭,岐山 崩。”宋 王安石《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清 龚自珍《壬癸之际胎观第四》:“大亡大哀,起於莞簟;大薄蚀,大崩竭,起於胶固。”
    • 4.
      禁涂释义:宫中道路。 《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 司马光 论曰:﹞欲以一朝譎诈之谋,翦累世胶固之党,遂至涉血禁涂,积尸省户。”
    • 5.
      蔓连释义:牵连。 谓一人犯罪,别人为此遭受连坐。《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四年》:“成德 则不然,内则胶固岁深,外则蔓连势广。”胡三省 注:“蔓连,如蔓草之曼衍连属也。”《明史·彭如实传》:“羣小蓄忿,蔓连不已,并其次子及婿又復下狱。”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上以科道不言,命锦衣衞遍加捶楚,其蔓连多矣。”
    • 6.
      蛎房释义:⒈指簇聚而生的牡蛎。 因牡蛎附石而生,连结如房,故称。亦特指牡蛎的壳。宋 方勺《泊宅编》卷二:“蔡襄 守 泉州,因故基修石桥……十八年桥乃成,即多取蠣房,散置石基,益胶固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牡蛎》﹝集解﹞引 苏颂 曰:“﹝牡蠣﹞皆附石而生,磈礧相连如房,呼为蠣房。”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琅邪秦碑》:“海中復有一碑,去岸数里,潮上则没,潮落则出。其上岁久皆蠣房所结,不可辨识。”⒉指牡蛎的肉。元 柳贯《送临川谢有源赴闽医提领》诗:“鷁首去乘潮浪白,蠣房催出酒波红。”

胶固(jiao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胶固是什么意思 胶固读音 怎么读 胶固,拼音是jiāo gù,胶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胶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