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宾 [jiè bīn]
1. 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
3. 犹贵宾。
介宾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参见“介僎”。
引明 沉榜 《宛署杂记·杂费》:“乡饮酒礼,每年二次…… 宛平县 该管正月份。相沿,上席六卓,正宾一,僎宾一,介宾一,主宾二,司正一。”
⒉ 犹贵宾。
引《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却説 梁生 胡旦 因有势要亲眷, 晁 家父子通以贵客介宾相待。”
介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于时释义:介宾词组。 在这个时候,当时。
- 2.
介宾释义:⒈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明 沉榜《宛署杂记·杂费》:“乡饮酒礼,每年二次…… 宛平县 该管正月份。相沿,上席六卓,正宾一,僎宾一,介宾一,主宾二,司正一。”参见“介僎”。⒉犹贵宾。《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却説 梁生 胡旦 因有势要亲眷,晁 家父子通以贵客介宾相待。”
- 3.
僎宾释义: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主人的人。 明 沉榜《宛署杂记·经费下》:“乡饮酒礼,每年二次,除十月 大兴县 外,宛平县 该管正月分。相沿上席六卓:正宾一、僎宾一、介宾一、主宾二、司正一。”
- 4.
司正释义:古代行乡饮酒礼或宾主宴会时的监礼者。《礼记·乡饮酒义》:“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觶,乃立司正焉。”《国语·晋语一》:“公饮大夫酒,令司正实爵与 史苏。”韦昭 注:“司正,正宾主之礼者也。”明 沉榜《宛署杂记·杂费》:“乡饮酒礼,每年二次…… 宛平县 该管正月份。相沿,上席六卓,正宾一,僎宾一,介宾一,主宾二,司正一。”
- 5.
宾次释义:⒈接待宾客之所。⒉语法术语。指宾语、介宾结构在句中所处的位置。
- 6.
把字句释义:汉语句式的一种。用介词“把”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句子。如“我们把敌人消灭了”“老师把他叫走了”。
- 7.
正宾释义:谓主要的客人。 明 沉榜《宛署杂记·杂费》:“乡饮酒礼每年两次……相沿,上席六卓,正宾一、僎宾一、介宾一、主宾二、司正一。”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乡饮酒义》:“礼隆於正宾,其次无不杀。”
- 8.
浚齐释义:敏慧。濬,通“徇”。《史记·五帝本纪》“幼而徇齐”唐 司马贞 索隐:“《史记》旧本亦有作‘濬齐’。盖古字假借‘徇’为‘濬’。濬,深也,义亦并通。”清 黄宗羲《张景岳传》:“介宾 年四十,即从游於京师。天下承平,奇才异士集於侯门。介宾 幼而濬齐,遂徧交其长者。”
- 9.
麻疯释义:亦作“麻风”。慢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麻风杆菌。症状是皮肤麻木,变厚,颜色变深,表面形成结节,毛发脱落,感觉丧失,手指脚趾变形等。也叫癞或大麻风。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疠风》:“癘风即大风也,又谓之癩风,俗又名大麻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女之父母,张灯彩,设筵席,会亲友,以明女癩去,可结婚矣……这麻疯是我们 广东 人有的,我何必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