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ī,(1)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组词】:吹打。吹灯(a.把灯火吹灭;b.喻人死亡;c.喻失败、垮台)。吹毛求疵。吹鼓手(a.办婚、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b.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吹灰之力。(2) 说大话。【组词】:吹牛。吹嘘。(3) 类似吹的动作。【组词】:吹拂。风吹草动。(4) (事情)失败。【组词】:吹台。(5) 消息流传,鼓动宣传。【组词】:鼓吹。
tái tāi,(1) 高平的建筑物。【组词】:亭台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组词】:井台。窗台。灯台。(3) 量词。【组词】:一台戏。(4) 台湾省的简称。【组词】:台胞。台币。(5) 姓。(6) 桌子、案子。【组词】:写字台。(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组词】:台鉴。台甫。(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1. 事情或交情破裂;垮台。
英[break off;]
⒈ 犹告吹;垮台。
引《人民日报》1969.7.22:“革新的四道关……其中一道关过不去,就吹台了。”
⒉ 古迹名。在今 河南 开封市 东南 禹王台 公园内。相传为 春秋 时 师旷 吹乐之台。 汉 梁孝王 增筑曰 明台。因 梁孝王 常案歌吹于此,故亦称 吹台。又称 繁台。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
引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六十:“驾言发 魏 都,南向望 吹臺。簫管有遗音, 梁王 安在哉!”
唐 杜甫 《遣怀》诗:“气酣登 吹臺,怀古视平芜。”
明 张煌言 《祭延平王文》:“吹臺 寂寞,疑塚凄凉。”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吹台》:“吹臺,汉 梁孝王 筑,在 开封城 东南二里许,即 师旷 繁臺。”
⒈ 相传春秋时师旷吹乐之台。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南。
⒉ 事情因遇困难而中止。
例如:「那件事因反对声浪太多而吹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