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胡笳 胡笳的意思
jiā

胡笳

简体胡笳
繁体
拼音hú jiā
注音ㄏㄨˊ ㄐㄧ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ú,(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组词】: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组词】: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组词】: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组词】:胡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例句】:“狼跋其胡。”(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

jiā, ◎ 〔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基本含义

指悲伤的笛子声音,形容哀怨、悲伤的情感。

胡笳的意思

胡笳 [hú jiā]

1.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汉·魏鼓吹乐中常用之。

胡笳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 汉 张骞 从 西域 传入, 汉 魏 鼓吹乐中常用之。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嚶嚶。”
唐 岑参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緑眼胡人吹。”
宋 张孝祥 《浣溪沙·坐上十八客》词:“同是 瀛洲 册府仙,只今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韵悠悠胡笳慢品,阿来来口打番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未数里,闻胡笳声远作。”


国语词典

胡笳 [hú jiā]

⒈ 乐器名。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是汉、魏鼓吹乐中的主要乐器。因最初为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故称为「胡笳」。


胡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华容释义:⒈华丽的姿容。三国 魏 嵇康《琴赋》:“华容灼爚,发采扬明,何其丽也。”宋 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诗之十七:“点注桃花舒小红,与儿洗面作华容。”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某诸生》:“吴 门诸生某……漏已二下,独笼烛行僻衖中,相去一矢地外有红衣女子行其前,约畧甚美,心仪之,盍追及一睹华容。”⒉古县名。西汉 置。治所在今 湖北省 潜江市 西南。南朝 梁 废。东汉 建安 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 在 赤壁 战败后北归,取道于此。明 许时泉《赤壁游》:“东风烧尽北船兵,江 上奔驰纵路横,不是 华容 天与便,暮云 铜雀
    • 2.
      吟啸释义:⒈犹呼啸;呼叫。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羣,边声四起。”唐 赵元一《奉天录》卷三:“少游 居 维扬 雄藩脂膏之地,十万之师,吟啸可致。”冰心《寄小读者》七:“繁星闪烁着,海波吟啸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怅。”⒉悲叹;哀号。《太平御览》卷四八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乐安县 故市经荒乱,人民饿死,枯骸填地,每至天阴将雨,輒闻吟啸呻叹,声聒於耳。”《新唐书·崔咸传》:“咸 素有高世志,造诣崭远。閒游 终南山,乘月吟啸,至感慨泣下。”⒊高声吟唱;吟咏。
    • 3.
      哀笳释义:悲凉的胡笳声。
    • 4.
      塞笳释义:塞外的胡笳。
    • 5.
      塞马释义:⒈塞上的马。北周 庾信《和赵王送峡中军》诗:“胡笳遥惊夜,塞马暗嘶羣。”唐 元稹《塞马》诗:“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明 马銮《雨中偕友人过度来亲家小饮即事》诗:“薄暮城乌息,频年塞马骄。”⒉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吉凶莫测。亦用以表示超然于得失祸福之外。唐 杜牧《赠李侍御》诗:“冥鸿不下非无意,塞马归来是偶然。”宋 司马光《自嘲》诗:“有心齐塞马,无意羡川鱼。”明 许自昌《水浒记·效款》:“塞马去无凭准,楚 弓丧何须问。”
    • 6.
      射飞释义:用箭射飞鸟。 唐 李嶷《少年行》:“侍猎 长杨 下,承恩更射飞。”唐 卢纶《天长久词》:“楼船泛罢归犹早,行遣才人斗射飞。”宋 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诗:“弯弓射飞无远近,青冢路边南雁尽。”
    • 7.
      尘沙释义:⒈尘埃与沙土。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疾风千里兮吹尘沙。”元 虞集《城东观杏花》诗:“緑水满沟生杜若,暖云将雨少尘沙。”李季《玉门儿女出征记》诗十七:“寒流随风漫大地,午夜里风怒号飞卷尘沙。”⒉喻污浊,战乱。清 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遥望 天寿山,犹在浮云间。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蔡有守《送陈树人居若明之日本》诗:“乡邦回首尘沙恶,一往夷嵎欲几年。”⒊犹尘世。宋 梅尧臣《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不嗟门外尘沙苦,只觉壶中岁月长。”宋 王安石《蒙城清燕堂》诗:“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
    • 8.
      征笳释义:旅人吹奏的胡笳。
    • 9.
      戎虏释义: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唐 温庭筠《伤温德彝》诗:“昔年戎虏犯 榆关,一败 龙城 匹马还。”宋 张元干《水调歌头》词:“戎虏乱中夏,星歷一周天。”
    • 10.
      搅刺释义:纷乱翻腾犹如刺戳。旧题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三拍兮絃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 11.
      楚练释义:⒈《左传·襄公三年》:“楚 子重 伐 吴 ……使 邓廖 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被练,帛也。以帛缀甲,步卒服之。”又引 马融 曰:“被练,以练为甲里,卑者所服。”原指 楚国 步兵所穿的练袍,后以“楚练”泛指征衣。唐 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诗:“戍静胡笳彻,沙明 楚 练分。”⒉指 楚 地产的白绢。唐 杨巨源《古意赠王常侍》诗:“欲学 齐 謳逐云管,还思 楚 练拂霜砧。”唐 皎然《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吴 縑 楚 练何白晳,居士持来遗禪客。”
    • 12.
      沙蓬释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由基部分枝。叶披针形至线形,具刺状尖头。花两性,成腋生短穗状花序。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多生于沙丘和沙地。幼嫩植株作羊和骆驼饲料。种子可食,并可榨油供食用。亦名东廧。唐 骆宾王《边城落日》诗:“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唐 纪唐夫《骢马曲》:“连年出塞蹋沙蓬,岂比当时御史驄?”宋 王安石《胡笳十八拍》:“晚来幽独恐伤神,唯见沙蓬水柳春。”
    • 13.
      清笳释义:谓凄清的胡笳声。
    • 14.
      燕笳释义:胡笳。泛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乐器。
    • 15.
      牧马释义:⒈牧放马匹。⒉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⒊放牧的马。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唐李益《塞下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羣嘶边草緑。”⒋引申指胡骑或征骑。
    • 16.
      畜恨释义:积恨。旧题 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之三:“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唐 善生《旅中答喻军事问客情》诗:“畜恨霜侵鬢,搜诗病入神。”
    • 17.
      祝家声释义:琴曲《小胡笳十九拍》,有末拍契声者,称为《祝家声》。
    • 18.
      笳吟释义:胡笳吹奏;笳声萦回。
    • 19.
      笳声释义:胡笳吹奏的曲调。亦指边地之声。
    • 20.
      笳喧释义:谓胡笳吹奏之声四起。

胡笳(hu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胡笳是什么意思 胡笳读音 怎么读 胡笳,拼音是hú jiā,胡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胡笳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