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摇尾 摇尾的意思
yáowěi

摇尾

简体摇尾
繁体搖尾
拼音yáo wěi
注音ㄧㄠˊ 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o,(1) 摆动。【组词】:摇曳。摇晃。摇荡。摇篮。动摇。摇摆。摇头摆尾。摇摇欲坠。扶摇直上。(2) 往上升。【组词】:风举云摇。

wěi yǐ,(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组词】:尾巴。尾鳍。鸟尾。(2) 末端。【组词】: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3) 在后面跟。【组词】:尾随。尾追。(4) 量词,指鱼。【组词】:三尾鱼。(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 特指马尾(wěi )巴上的毛。【组词】: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2)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例句】:三尾儿(雌蟋蟀)。

基本含义

形容恭顺谄媚,迎合他人。

摇尾的意思

摇尾 [yáo wěi]

1. 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3. 犹曳尾。参见“摇尾涂中”。

摇尾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穽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宋 唐庚 《次勾景山见寄韵》:“但觉转喉都是讳,就令摇尾有谁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余父执皆世家,向以摇尾为羞,故不屑以相求也。”

⒉ 犹曳尾。参见“摇尾涂中”。


国语词典

摇尾 [yáo wěi]

⒈ 卑躬屈膝、巴结讨好的样子。

唐·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先摇尾,迷津正曝腮。」
《聊斋志异·卷一〇·申氏》:「余父执皆世家,向以摇尾为羞,故不屑以相求也。」


摇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怜释义:装出可怜的样子,乞求别人同情、怜悯:摇尾乞怜。
    • 2.
      俯首帖耳释义:形容卑恭顺从 的样子。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3.
      挑尾释义:摇尾。乞求貌。
    • 4.
      掉尾释义:⒈摇尾。 ⒉犹言煞尾。
    • 5.
      摇尾乞怜释义:狗摇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 比喻装出一副媚态,求取别人的欢心。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6.
      摇尾求食释义: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 7.
      摇尾涂中释义: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曳尾,犹摇尾。
    • 8.
      摇尾释义:⒈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⒉犹曳尾。参见“摇尾涂中”。
    • 9.
      曝鳃释义:亦作“曝腮”。 《后汉书·郡国志五》“﹝ 交趾郡 ﹞ 封谿 建武 十九年置”刘昭 注引 晋 刘欣期《交州记》:“有隄防 龙门,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恆如丹池。”后以喻挫折、困顿。《南齐书·王僧虔传》:“经涉五朔,踰歷四晦,书牘十二,接覲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唐 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唐 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诗:“一夕 瀍 洛 空,生灵悲曝腮。”元 方回《寄题赵高士委顺山房》诗:“红尘回首即 蓬莱,辛苦 龙门 枉曝鳃。”
    • 10.
      沿门持鉢释义:原指僧、尼挨门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处乞求施舍。明 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沿门持鉢,仰息他人。”亦作“沿门托鉢”、“沿门託鉢”。《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鉢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钱锺书《围城》七:“现在我真是无家可归,沿门讬钵,同事和学生全瞧不起的。”
    • 11.
      炸眼释义:马、驴等牲畜突然见到生人或其他不熟悉的东西而惊恐、嘶鸣或狂奔。 如:毛驴炸眼直刨地儿,摇头摇尾打响鼻儿。
    • 12.
      犬书释义:《晋书·陆机传》:“初 机 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羈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
    • 13.
      狗颠屁股儿释义:狗摇尾巴。 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 14.
      狗颠屁股释义:狗在主人面前摇尾乞怜。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 15.
      猪姆摆尾利释义:像母猪摇尾巴一样多的利息。
    • 16.
      瑞物释义:象征吉祥之物,如凤凰、麒麟、嘉禾、甘露等。唐 李白《明堂赋》:“若乃 高宗 绍兴,祐统锡羡,神休旁臻,瑞物咸荐。”宋 周密《齐东野语·祥瑞》:“﹝ 永平 ﹞四年,麟见 昌州。通正 元年,黄龙见 太昌池。瑞物之出,殆无虚岁。”明 夏原吉《麒麟赋》:“瑞物既呈,祥烟斯布。”清 褚人穫《坚瓠补集·士人自重》:“山人宜在山林,譬之麒麟,在郊藪则为瑞物,入朝市,亦何异摇尾乞怜之犬耶。”
    • 17.
      蝇营狗苟释义:也说狗苟蝇营。像苍蝇那样到处乱飞,像狗那样摇尾乞怜、苟且偷生。比喻为追求名利,到处钻营。唐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蝇营:苍蝇飞来飞去的样子。苟:苟且。
    • 18.
      血吻释义:犹言血盆大口。 吻,嘴唇。《宋史·宋祁传》:“ 契丹 摇尾五十年,狼态猘心,不能无动。今垂涎 定镇 ,二军不战,则薄 深 、 赵 、 邢 、 洺 ,直擣其虚,血吻婪进,无所顾藉。” 元 张宪 《缚虎行》:“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
    • 19.
      醒心释义:⒈神志清醒。唐 韩偓《天鉴》诗:“猛虎十年摇尾立,苍鹰一旦醒心飞。”元 张养浩《赠刘仲宪》诗:“半生醉梦 郑 衞 音,一旦醒心《韶》《濩》曲。”⒉指使神志清醒。宋 朱熹《次刘秀野闲居十五咏·春谷》:“饮罢醒心何处所?远山重叠翠成堆。”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或造句弗就,勿令疲其神思,且閲书醒心。”⒊指清醒的认识。明 冯梦龙《智囊补·明智·总序》:“故夫暗者之未然,皆明者之已事;暗者之梦境,皆明者之醒心。”

摇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乞怜释义:装出可怜的样子,乞求别人同情、怜悯:摇尾乞怜。
    • 2.
      俯首帖耳释义:形容卑恭顺从 的样子。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3.
      挑尾释义:摇尾。乞求貌。
    • 4.
      掉尾释义:⒈摇尾。 ⒉犹言煞尾。
    • 5.
      摇尾乞怜释义:狗摇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 比喻装出一副媚态,求取别人的欢心。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6.
      摇尾求食释义: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 7.
      摇尾涂中释义: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曳尾,犹摇尾。
    • 8.
      摇尾释义:⒈比喻卑屈柔顺之态。 ⒉犹曳尾。参见“摇尾涂中”。
    • 9.
      曝鳃释义:亦作“曝腮”。 《后汉书·郡国志五》“﹝ 交趾郡 ﹞ 封谿 建武 十九年置”刘昭 注引 晋 刘欣期《交州记》:“有隄防 龙门,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恆如丹池。”后以喻挫折、困顿。《南齐书·王僧虔传》:“经涉五朔,踰歷四晦,书牘十二,接覲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唐 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唐 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诗:“一夕 瀍 洛 空,生灵悲曝腮。”元 方回《寄题赵高士委顺山房》诗:“红尘回首即 蓬莱,辛苦 龙门 枉曝鳃。”
    • 10.
      沿门持鉢释义:原指僧、尼挨门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处乞求施舍。明 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沿门持鉢,仰息他人。”亦作“沿门托鉢”、“沿门託鉢”。《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鉢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钱锺书《围城》七:“现在我真是无家可归,沿门讬钵,同事和学生全瞧不起的。”
    • 11.
      炸眼释义:马、驴等牲畜突然见到生人或其他不熟悉的东西而惊恐、嘶鸣或狂奔。 如:毛驴炸眼直刨地儿,摇头摇尾打响鼻儿。
    • 12.
      犬书释义:《晋书·陆机传》:“初 机 有骏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羈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犬摇尾作声。
    • 13.
      狗颠屁股儿释义:狗摇尾巴。 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 14.
      狗颠屁股释义:狗在主人面前摇尾乞怜。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 15.
      猪姆摆尾利释义:像母猪摇尾巴一样多的利息。
    • 16.
      瑞物释义:象征吉祥之物,如凤凰、麒麟、嘉禾、甘露等。唐 李白《明堂赋》:“若乃 高宗 绍兴,祐统锡羡,神休旁臻,瑞物咸荐。”宋 周密《齐东野语·祥瑞》:“﹝ 永平 ﹞四年,麟见 昌州。通正 元年,黄龙见 太昌池。瑞物之出,殆无虚岁。”明 夏原吉《麒麟赋》:“瑞物既呈,祥烟斯布。”清 褚人穫《坚瓠补集·士人自重》:“山人宜在山林,譬之麒麟,在郊藪则为瑞物,入朝市,亦何异摇尾乞怜之犬耶。”
    • 17.
      蝇营狗苟释义:也说狗苟蝇营。像苍蝇那样到处乱飞,像狗那样摇尾乞怜、苟且偷生。比喻为追求名利,到处钻营。唐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蝇营:苍蝇飞来飞去的样子。苟:苟且。
    • 18.
      血吻释义:犹言血盆大口。 吻,嘴唇。《宋史·宋祁传》:“ 契丹 摇尾五十年,狼态猘心,不能无动。今垂涎 定镇 ,二军不战,则薄 深 、 赵 、 邢 、 洺 ,直擣其虚,血吻婪进,无所顾藉。” 元 张宪 《缚虎行》:“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
    • 19.
      醒心释义:⒈神志清醒。唐 韩偓《天鉴》诗:“猛虎十年摇尾立,苍鹰一旦醒心飞。”元 张养浩《赠刘仲宪》诗:“半生醉梦 郑 衞 音,一旦醒心《韶》《濩》曲。”⒉指使神志清醒。宋 朱熹《次刘秀野闲居十五咏·春谷》:“饮罢醒心何处所?远山重叠翠成堆。”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或造句弗就,勿令疲其神思,且閲书醒心。”⒊指清醒的认识。明 冯梦龙《智囊补·明智·总序》:“故夫暗者之未然,皆明者之已事;暗者之梦境,皆明者之醒心。”

摇尾造句

1.他那为讨好上司而摇尾乞怜的样子,真是丢脸!

2.刚直不阿的人是不会为己之利向有权势的人摇尾乞怜的。

3.我们不该苛求他,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是摇尾求食的,十全十美的人根本不存在。

4.她蜷缩在地上,象只摇尾乞怜的狗。

5.那条狗向那少年摇尾乞怜。

6.他尽避不得志,但从未向权贵摇尾乞怜。

7.他说他永远不会在征服者脚下摇尾乞怜。

8.我一看见有人在有钱人面前那摇尾乞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

9.现在的官场就有很多人为了讨好上级,获得器重宁愿做一条摇尾乞怜的狗。

10.为了得到功名富贵,他不顾廉耻,向权势者摇尾乞怜。

11.做女人要做优雅的猫,不做摇尾乞怜的狗受人控制,活得优雅是现在女性追求的生活。

12.他以奴才的身份去讨好老板,又怎不事事向老板摇尾乞怜?

13.摇尾乞怜只是弱者的行径,我们应该自尊自强,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14.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有时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时像一条狗在摆头摇尾

15.鱼儿慵懒地在水里游来游去,不时地还惬意地摇摇尾巴。

16.一看到我,它高兴地摇摇尾巴,放声高歌问候起来。

17.小狗听话地叼来拖鞋,并摇了摇尾巴。

18.你看他那巴结样,真像隻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19.为了得到这个职位,他在长官面前极尽摇尾乞怜之能事。

20.他虽穷困潦倒,却不愿对人摇尾乞怜。

摇尾(yao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摇尾是什么意思 摇尾读音 怎么读 摇尾,拼音是yáo wěi,摇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摇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