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相 [yì xiāng]
1. 犹意想。
意相 引证解释
⒈ 犹意想。参阅《双剑誃诸子新证·吕氏春秋二》。
引《墨子·经说下》:“若易五之一,以楹之摶也,见之,其於意也不易,先智意相也,若楹轻於秋,其於意也洋然。”
于省吾 曰:“《墨子·经説下》‘意相也’,即意想也。”
意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拍一吻缝释义: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 2.
不是冤家不碰头释义: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 3.
不是寃家不聚头释义:谓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 4.
不求人释义:器物名。 以骨、角、竹或木削为人爪状,有柄,用以搔痒。不求人与如意相类,古称爪杖。
- 5.
不稳释义:⒈不安稳;不牢固。 唐 杜甫《促织》诗:“草根吟不稳,牀下意相亲。”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睡不稳,只倚着个鮫鮹枕头儿盹。”《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倘有人不愜意,在此飞砖掷瓦,安身不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正要上前去劝时,不料他立脚不稳,訇的一声,跌倒在地。”钱锺书《围城》一:“一个大浪把船身晃得利害,鲍小姐 也站不稳。”⒉不可靠。《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一家子新娶箇媳妇儿,是小人家女儿,有些手脚儿不稳,常偷盗婆婆家东西往娘去。”《红楼梦》第九四回:“你去想想,打从
- 6.
兰言释义:喻指心意相投的言论。
- 7.
兰言断金释义:心意相合才会有共同语言。
- 8.
冤家释义:⒈〈名〉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⒉仇人。⒊戏曲或民歌中称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但又不舍得的人(多用来称情人)。
- 9.
冤家路狭释义: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容易碰见,来不及回避。
- 10.
冤家路窄释义: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容易相逢,无可回避。
- 11.
冷热交替释义:冷意和热意相互交替而来。
- 12.
功化释义:功业与教化。《汉书·贾谊传赞》:“使时见用,功化必盛。”宋 叶适《送刘茂实序》:“虽欲无大闕败,然积百数十岁以一意相承,而功化之陵夷甚矣。”明 张居正《论时政疏》:“今陛下即位以来,二十八年矣,自 成祖 以后,歷年之久,未有过于陛下者,功化之美,固宜上追 唐 虞,近配列祖。”
- 13.
反喻释义:修辞学上辞格之一。 用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即说反话。常用于嘲弄讽刺。
- 14.
反语释义:修辞格的一种。用同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可以用正面的话表达反面的本意,也可以用反面的话表达正面 的本意。如“动不动就打人,多勇敢啊!”
- 15.
外意释义:⒈贰心;异志。⒉文字描绘的表面意义。与内意相对。
- 16.
契友释义:情意相投的朋友。
- 17.
对句释义:⒈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 晋 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 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 诗言‘宣尼 悲获麟,西狩泣 孔邱’。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駢枝也。”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⒉指对联。《西游记》第四四回:“殿门前掛一联黄綾织锦的对句,綉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餘年。’”清
- 18.
对心释义:心意相合;合意;可心。
- 19.
开诚布公释义: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宋许月卿《次韵陈肇芳竽赠李相士》诗:“集思广益真宰相,开诚布公肝胆倾。”
- 20.
弃明投暗释义:指抛弃光明的、正确的,投向黑暗的、错误的道路。与“弃暗投明”意相反,亦作“背明投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