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拜表 拜表的意思
bàibiǎo

拜表

简体拜表
繁体
拼音bài biǎo
注音ㄅㄞˋ ㄅㄧ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i bái,(1) 表示敬意的礼节。【例句】: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拜忏。礼拜。回拜。(2) 恭敬地。【组词】:拜托。拜谢。拜读。拜别。拜谒(❶拜见;❷瞻仰陵墓、碑碣)。(3) 行礼祝贺。【组词】:拜年。拜寿。(4) 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或结成某种关系。【例句】:拜将(jiàng)。拜相(xiàng )。拜师。拜把子。(5) 姓。

biǎo,(1) 外部,外面,外貌。【组词】:表面。外表。仪表。表象。表层。表皮。(2) 显示。【组词】:表示。表态。表征。表达。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组词】:表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组词】:表册。表格。表报。调查表。(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组词】:钟表。手表。怀表。(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组词】:电表。(7) 标志,榜样。【例句】:表率(shuài )。为(wéi )人师表。(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组词】:表亲。表兄弟。(9) 测量的标尺。【组词】:表尺。圭表(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组词】:表章。诸葛亮《出师表》。(11) 树梢。【组词】:林表。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时钟或表的敬仰之情,形容非常守时。

拜表的意思

拜表 [bài biǎo]

1. 上奏章。

3. 对神拜献祈祷文。

拜表 引证解释

⒈ 上奏章。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谨拜表并献诗二篇。”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前随 杜尹 拜表迴,笑言溢口何欢咍。”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将军敬拜表,天子喜披书。”

⒉ 对神拜献祈祷文。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爱子 王雱 病疽而死, 荆公 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

荆公 亲自行香拜表。”


国语词典

拜表 [bài biǎo]

⒈ 古代臣子上呈奏章,必先跪拜于地,以示尊敬,故上表称为「拜表」。

《文选·羊祜·让开府表》:「谨触冒拜表,惟陛下察匹夫之志不可夺。」
《文选·李密·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拜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拜释义: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 获 晋侯 以归…… 晋 大夫三拜稽首。”北周 宣帝 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 宣政 元年九月﹞詔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 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 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 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
    • 2.
      具服释义:⒈完全服罪。《汉书·赵广汉传》:“长安 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 使吏捕治,具服。”《新唐书·第五琦传》:“会有告 琦 纳金者,遣御史驰桉,琦 辞曰:‘位宰相,可自持金邪?若付受有状,请归罪有司。’御史不晓,以为具服,狱上之,遂长流 夷州。”⒉朝服。《新唐书·车服志》:“具服者,五品以上陪祭、朝饗、拜表、大事之服也,亦曰朝服。”
    • 3.
      悚息释义:⒈谓因惶惧而屏息。《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三年》:“元逵、弘敬 得詔,悚息听命。”《明史·周冕传》:“举朝悚息,无敢復言,冕 独抗章争之。”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⒉用为书信中的套语。犹惶恐。宋 苏轼《扬州上吕相书》:“奬饰过分,悚息之至。”明 李东阳《再答镜川先生书》:“若不俯鉴此意,甚非不肖之望也。悚息,悚息。”
    • 4.
      王会图释义:图册名。 唐 代画家 阎立本 所绘的四夷朝会图。《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谢蛮》:“贞观 三年,元深 入朝,冠乌熊皮冠,若今之髦头,以金银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縢而著履。中书侍郞 颜师古 奏言:‘昔 周武王 时,天下太平,远国归款,周 史乃书其事为《王会篇》。今万国来朝,至於此辈章服,实可图写,今请撰为《王会图》’。从之。”后用以泛指朝会。宋 梅尧臣《元日阁门拜表遇雪呈永叔》诗:“王会图中陈璧马,汉 官仪里湿旂常。”清 赵翼《八旬圣寿》诗之六:“仙《韶》乐奏班行肃,王会图成版宇恢。”
    • 5.
      目録释义: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记录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内容与收藏等情况,或列出书刊的篇章等目次,以供读者检索之用的工具。前者按形式可分为卡片式目录和书本式目录两种;后者多载于书刊的正文前面。《汉书·叙传下》:“刘向 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録,略序洪烈。”南朝 梁 沉约《上<宋书>表》:“谨条目録,诣省拜表奉书以闻。”宋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又略举事目,年经国纬,以备检寻,为目録三十卷。”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前有目录,始自 同治 庚午,终于 民国 丁巳。”
    • 6.
      章醮释义:拜表设祭。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
拜表是什么意思 拜表读音 怎么读 拜表,拼音是bài biǎo,拜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拜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