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丰石释义:指高大的石碑。唐 张说 《祈国公碑》:“如何昊天,丧此邦式,休问其永,丰石是刻。” 唐 李邕 《大云寺禅院碑铭》:“古者丰石,抗之高山,纪事摽柱,铭勋列班。”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下篇:“又持一物,状若丰石,得人一恶,乃鑱乃刻。”
- 2.
举首释义:⒈抬头。《管子·形势解》:“殷 民举首而望 文王,愿为 文王 臣。”宋 苏轼《登云龙山》诗:“路人举首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明 袁宏道《宿西山碧云寺水亭上》诗:“举首见仙人,云中捉松鼠。”⒉被荐举者中居首位的;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论》:“汉 兴八十餘年矣,上方乡文学,招俊乂,以广儒墨,弘 为举首。”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汉文 中年,始举贤良;鼂错 对策,蔚为举首。”宋 秦观《李状元墓志铭》:“其词奥衍,有 汉 唐 之遗风,进御一读,遂为举首。”明 张居正《答藩伯吴小江
- 3.
传法释义:⒈佛教谓师徒以佛法相传授。唐 顾况《鄱阳大云寺一公房》诗:“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弥遮迦尊者》:“六祖 弥遮迦尊者,中 印度 人也,既传法,已游化至 北天竺国。”《宋史·王安石传》:“二人守其成模,不少失,时号 絳 为‘传法沙门’,惠卿 为‘护法善神’。”⒉泛指以学问、方法相传授。唐 张籍《隐者》诗:“问年长不定,传法又非真。”
- 4.
刘白堕释义:相传为 南北朝 时善于酿酒的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 人 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山郡登藩,远相餉馈,踰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觴’,亦名‘骑驴酒’。永熙 年中,南青州 刺史 毛鸿宾 齎酒之蕃,逢路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復名‘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 白堕 春醪。’”
- 5.
双林释义:⒈指 释迦牟尼 涅槃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周祖谟 校释:“佛在 拘尸那城 阿夷罗跋提河 边娑罗双树前入般湼槃(见《大般湼槃经》)。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距Gorakhpur约三十二英里)。”南朝 梁元帝《荆州长沙寺阿育王像碑》:“然俱冥四德,脱屣双林;示表金棺,现焚檀椁。”唐 王勃《释迦佛赋》:“双林告灭,演摩訶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罗之诀。”参见“双树”。⒉借指 释迦牟尼。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译经论》:“别於方等深经,领括枢要,源发般若,流贯双林。”
- 6.
发性释义:谓使慧性、定性彰明。 唐 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仇兆鳌 注:“潘鸿 曰,《止观辅行》云:‘见是慧性,发必依观;禪是定性,发必依止。’此发、性二字所本。”
- 7.
吹篪释义:吹奏篪管。 篪,古代管乐器,形如笛,有八孔。《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伍子胥 ﹞鼓腹吹篪,乞食於 吴市。”后世行乞或相沿吹篪。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琛 令 朝云 假为贫嫗,吹篪而乞。”
- 8.
墨妙亭释义:⒈亭名。在 浙江 吴兴 旧 湖州府 署内。宋 熙宁 五年,孙莘老 任 吴兴 太守时,筑亭收藏境内自 汉 以来古文遗刻,故名 墨妙亭。苏轼 为此作《墨妙亭记》。⒉亭名。在 江苏 太仓 城北 淮云寺 中。元 浙江 军器提举官 顾信 与 赵孟頫 友好,将所得 赵 书刻于石上,并筑亭保护,故名。
- 9.
大市释义:⒈古指午后设立的集市。 因到市的人多,故称。《周礼·地官·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贾公彦 疏:“向市人多,而称大市。”⒉泛称大的集市。《荀子·非相》:“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出 西阳门 外四里御道南,有 洛阳 大市,周迴八里。”⒊大交易。《周礼·地官·质人》:“凡卖儥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郑玄 注:“大市,人民马牛之属,用长券。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
- 10.
寺人释义: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诗·秦风·车邻》:“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郑玄 注:“寺人,内小臣也。”《周礼·天官·序官》:“寺人,王之正内五人。”郑玄 注:“寺之言侍也。”贾公彦 疏:“云寺之言侍者,欲取亲近侍御之义,此奄人也。”《左传·僖公二年》:“齐 寺人 貂 始漏师于 多鱼。”杜预 注:“寺人,内奄官 竖貂 也。”自 东汉 始即以称宦官。《后汉书·宦者传序》:“閽人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新唐书·于志宁传》:“今殿下左右前后皆用寺人,轻忽高班,陵轢贵仕。”清 昭槤《啸亭续录·御前大臣
- 11.
戴云签释义:戴云签(戴云寺灵应签诗),是福建古刹戴云寺的签文,它与其他寺庙的签文不同在于——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12.
擒奸酒释义:酒名。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 人 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於日中,经一旬,其酒味不动,饮之香美,醉而经月不醒……号曰‘鹤觴’,亦名‘骑驴酒’。永熙 年中,南青州 刺史 毛鸿宾,齎酒之蕃,路逢贼,盗饮之即醉,皆被擒获,因復命‘擒奸酒’……游侠语曰:‘不畏张弓拔刀,唯畏 白堕 春醪。’”
- 13.
方袍释义:⒈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唐 许浑《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诗:“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梦劳。”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僧 从诲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赐,以耀法门。”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道人灵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灵台澄皎,无事相干。”⒉借指僧人。唐 司空曙《题凌云寺》诗:“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下:“赞皇 李公 之镇 浙 右,以 南朝 众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诸寺,令择一人,送至府中。”
- 14.
无愧辞释义:诚信而没有言不由衷的话。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赵孟 ﹞对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 晋国 无隐情,其祝史陈信于鬼神无愧辞。’”唐 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把臂有多日,开怀无愧辞。”唐 李商隐《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诗:“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 15.
枚卜释义:⒈一一占卜。古代以占卜法选官,因以指选用官员。《书·大禹谟》:“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孔 传:“枚谓歷卜之而从其吉。”明 代专指选大臣为大学士,入内阁主事。《明史·杨涟传》:“国家最重无如枚卜。忠贤 一手握定……岂真欲门生宰相乎?”清 钱谦益《<内客小识>序》:“厥后规制小变,枚卜阁员,多用部衔推举。”⒉泛指占卜吉凶。隋炀帝《遗陈尚书江总檄》:“守以时月,则鱼烂土崩;接以锋刃,则乌惊鹿走:理在必然,不假枚卜。”唐 李邕《郑州大云寺碑》:“大云寺 者,郑国 慈缘 之所建也。观其肇允枚卜,爰适底居。”⒊指不
- 16.
柏堂释义:⒈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间王 琛 最为豪首,常与 高阳 争衡,造 文柏堂,形如 徽音殿。置玉井金罐,以金五色绩为绳。妓女三百人,尽皆国色。”后因以“柏堂”为妓院的代称。清 吴伟业《侠少》诗:“柳市 博徒珠勒马,柏堂 筝妓石华裙。”⒉宋 释 志诠 所作之堂。宋 苏轼《孤山二咏》引:“孤山 有 陈 时柏二株……僧 志詮 作堂於其侧,名之曰 柏堂。”
- 17.
森鲜释义:谓森然罗列,色彩鲜明。 清 侯方域《重修白云寺碑记》:“三年乃创大殿,建立三佛像与夫金刚、罗汉、韦驮、伽蓝之属,廊廡尞厨以及榱楹櫺槛之具,靡不森鲜。”
- 18.
玉凤释义:⒈玉雕的凤凰。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元琛 ﹞造 迎风舘 於后园,窗户之上,列钱青琐,玉凤衔铃,金龙吐佩。”⒉指玉雕的凤钗。前蜀 花蕊夫人《宫词》之四五:“翠鈿贴靨轻如笑,玉凤雕釵褭欲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玉凤半垂釵半堕,簪花人去未移时。”⒊指歌女。唐 李贺《秦王饮酒》诗:“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綃红文香浅清。”叶葱奇 注:“玉凤,指歌女。”
- 19.
石门八景释义:“石门八景”有层山古柏、石门峭壁、云寺晓钟、方顶留茵、将军野渡、麒麟绣水、清濑流觞、洄湍卷雪等。
- 20.
禅寂释义:⒈佛教语。释家以寂灭为宗旨,故谓思虑寂静为禅寂。《维摩诘经·方便品》:“一心禪寂,摄诸乱意。”唐 李邕《郑州大云寺碑》:“发趣如因,弥入禪寂。”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殷遥》:“与 王维 结交,同慕禪寂,志趣高疏,多云岫之想。”明 唐顺之《丹阳别王道思》诗:“平生学禪寂,犹自别离难。”⒉谓坐禅习定。《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师可禪寂于此否?”苏曼殊《幽光录》:“﹝僧 祖心 ﹞年二十六,忽弃家为僧,禪寂於 罗浮 匡庐 者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