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军 [tún jūn]
1. 驻军。
3. 屯垦的军士。
屯军 引证解释
⒈ 驻军。
引前蜀 韦庄 《赠戍兵》诗:“止竟有征须有战, 洛阳 何用久屯军。”
⒉ 屯垦的军士。
引《清史稿·食货志一》:“明 之设卫也,以屯养军,以军隶卫。洎军政废而募民兵,屯军始专职漕运。”
屯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严备释义:严密戒备。《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大破 琼 等,皆斩之”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今 袁 氏輜重有万餘乘,在 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晋书·谢琰传》:“羣贼鋭进,人情震骇,咸以宜持重严备……分兵设伏以待之。”
- 2.
军屯释义:⒈指驻屯的军队。《前汉书平话》卷上:“朕思之,陈豨 造反,多因为寡人与 陈豨 军屯衣甲器物,是他 韩信 执用的物件,以此上仇寡人之寃。”陈毅《长相思·冀鲁豫道中》词:“昼趲行,夜趲行,敌伪关防穿插勤。到处有军屯。”⒉谓利用驻屯军队就地耕种土地。郑观应《盛世危言·边防一》:“有所谓军屯者,如 汉武 元鼎 六年,初置 张掖、酒泉郡,而 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责六十万人戍田之是也。”
- 3.
头彩释义:⒈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获胜者的最高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过得几天,电报到了,居然叫他中了头彩。”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矛盾”的继续》:“那天发财票开彩了,他去一看:头彩十万元的号码,正是他那一张发财票。”茅盾《子夜》十七:“头彩开出了,开出了!得主两位!快上去呀!再开二彩!”⒉指头奖彩票。田汉《卢沟桥》第二幕:“日本 华北 驻屯军的一些青年军官,本来就狂妄恣肆极了,都想学关东军一样抽中一张头彩。”⒊指科举考试乡试会试第一名。《廿载繁华梦》第六回:“先和主试官讲妥帐目,求他取中某名某姓,使闈
- 4.
屯备释义:⒈驻防。⒉指屯军的武备。
- 5.
强弩释义:⒈亦作“彊弩”。强劲的弓;硬弓。《吴子·应变》:“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彊弩。”汉 桓宽《盐铁论·伐功》:“以 汉 之强,攻击 匈奴 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新唐书·杨行密传》:“友恭 凿崖开道,以彊弩丛射,杀 章 别将,遂围 武昌。”王闿运《李仁元传》:“强弩洞札,不及其后,瓦合相附,不坚一击。”⒉借指能开硬弓的射手。《后汉书·袁绍传》:“馥 从事 赵浮、程涣 将强弩万人屯 孟津。”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唐 咸通 六年,安南 久屯,两 河 鋭士死瘴毒者十七。宰相 杨收 议罢屯军,以 江西
- 6.
总旗释义:⒈明代军队编制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⒉清代屯军亦有“百户”、“总旗”等编制名称。
- 7.
惊沮释义:犹惊惧。唐 元稹《莺莺传》:“崔 之婢曰 红娘,生私为之礼者数四,乘间遂道其衷。婢果惊沮,腆然而奔。”《资治通鉴·唐代宗永泰元年》:“有 刘给事 者,独出班抗声曰:‘敕使反邪?今屯军如云,不勠力扞寇,而遽欲胁天子弃宗庙社稷而去,非反而何?’朝恩 惊沮而退。”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千佛寺》:“讯次,师称华严佛号一声,刑具断裂,飞掷屋端,讯者惊沮,诬乃得白。”
- 8.
支度释义:⒈计算;筹算。《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餘,以市金帛犬马。”《周书·王悦传》:“时悬兵深入,悦 支度路程,勒其部伍,节减粮食。”唐 陈子昂《上蜀川军事》:“闻 松潘 等州屯军,数不逾万,计粮给餉,年则不过七万餘石可盈足。边郡主将不审支度,乃每岁向役十六万夫。”⒉支出。《宋史·食货志下一》:“乾德 三年,始詔诸州支度经费外,凡金帛悉送闕下,毋或占留。”清 黄辅辰《戴经堂日抄》:“搜检零星杂物售卖,从前三四千文购来者,今值一二百文,日用赖此支度。”⒊支度使的省称。参见“
- 9.
细柳释义:⒈初生的嫩柳条。《西京杂记》卷四:“枚乘 为《柳赋》,其辞曰:‘……阶草漠漠,白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汉 刘桢《赠徐干》诗:“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唐 杜甫《哀江头》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緑?”⒉指日落之处。汉 王充《论衡·说日》:“儒者论日,旦出 扶桑,暮入 细柳。扶桑 东方地,细柳 西方野也。”⒊地名。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渭河 北岸。有 细柳仓,即 汉 周亚夫 屯军处。⒋见“细柳营”。⒌观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南。《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登 龙臺,掩 细
- 10.
细柳营释义:汉文帝 时,周亚夫 为将军,屯军 细柳。帝自劳军,至 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节诏将军,亚夫 传令开壁门。既入,帝按辔徐行。至营,亚夫 以军礼见,成礼而去。帝曰:“此真将军矣!曩者 霸上,棘门 军,若儿戏耳!”见《史记·绛侯世家》。后遂称军营纪律严明者为 细柳营。细柳,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唐 李嘉祐《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诗:“棠梨宫 里瞻龙衮,细柳营 前著豹裘。”清 孔尚任《桃花扇·抚兵》:“纷纷将士愿移家,细柳营 中起暮笳。”亦省作“细柳”。南朝 陈 徐陵《为始兴王让琅玡二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