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做七 做七的意思
zuò

做七

简体做七
繁体
拼音zuò qī
注音ㄗㄨㄛˋ ㄑ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ò,(1) 进行工作或活动。【组词】:做活。做事。做工。做手脚(暗中进行安排)。(2) 写文。【组词】:做诗。做文章。(3) 制造。【组词】:做衣服。(4) 当,为。【组词】:做人。做媒。做伴。做主。做客。看做。(5) 装,扮。【组词】:做作。做功。做派。(6) 举行,举办。【组词】:做寿。做礼拜。(7) 用为。【例句】:芦苇可以做造纸原料。(8) 结成(关系)。【组词】:做亲。做朋友。

qī,(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态度、行为等举止不端正,不守规矩。

做七的意思

做七 [zuò qī]

1. 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称为做七。凡七七四十九天而止。

做七 引证解释

⒈ 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称为做七。凡七七四十九天而止。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他成双成爱眷。”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四:“或问:人死,每遇七日则作佛事,谓之做七,何歟?曰:人生四十九日而魄生,亦四十九日而魄散……曰:然则做佛事亦有益歟?曰:此俗尚也,愚夫愚妇之所为也。”


国语词典

做七 [zuò qī]

⒈ 依据道教说法,人死后魂魄仍生,嗣后每隔七天,会散离一魂,做七即每隔七天祭悼亡魂一次,藉道士之力而使亡者魂魄不散,并超度仙界。


做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七事变释义: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军进攻,驻军奋起抗击,抗日战争从此开始。这次事变叫做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
    • 2.
      做七释义: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称为做七。凡七七四十九天而止。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遇母》:“空和他做七做中元,怎知他成双成爱眷。”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四:“或问:人死,每遇七日则作佛事,谓之做七,何歟?曰:人生四十九日而魄生,亦四十九日而魄散……曰:然则做佛事亦有益歟?曰:此俗尚也,愚夫愚妇之所为也。”
    • 3.
      斋七释义:旧时人死后每隔七日延僧做佛事,至七七止。斋七的次数依死者的身分及年龄做七次、五次、三次不等。《释氏要览·杂纪》:“人亡,每至七日,必营斋追荐,谓之累七,又云斋七。”
    • 4.
      过桥释义: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做七(zuo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做七是什么意思 做七读音 怎么读 做七,拼音是zuò qī,做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做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