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佛牙 佛牙的意思

佛牙

简体佛牙
繁体
拼音fó yá
注音ㄈㄛˊ ㄧ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ó fú bì bó,(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组词】: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组词】: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1) 〔仿佛〕见“仿”。(2) 同“拂”,违背,违反。(1) 同“弼”,辅弼。(1) 同“勃”,兴起。

yá,(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组词】:牙垢。牙龈。牙碜。牙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组词】:抽屉牙子。(3) 特指象牙。【组词】: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组词】:牙商。牙行。(5) 姓。

基本含义

指宝贵的东西或珍贵之物。

佛牙的意思

佛牙 [fó yá]

1. 指释迦牟尼火化后遗留下来的牙齿,佛教徒视为珍宝。

[tooth relic of Buddha;]

佛牙 引证解释

⒈ 相传 释迦牟尼 圆寂之后,全身都变成细粒状舍利,但牙齿完整无损,佛教徒奉为珍宝,予以供奉,称佛牙。相传有一颗佛牙很早传入 中国。辽道宗 咸雍 七年(1071年)曾在 北京 西山 灵光寺 建塔供奉。 清 光绪 二十六年(1900年)原塔被八国联军所毁。后 灵光寺 僧人整理塔基时,发现贮藏在木匣内的佛牙。1957年在 西山 原址附近重建佛牙舍利塔,1964年建成,将佛牙供奉于塔内。亦称“佛牙舍利”。

《大般涅槃经后分·圣躯廓润品》:“帝释 即开 如来 宝棺,欲请佛牙。”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又有佛牙,其长寸餘,广八九分,色黄白,质光浄。”
马和 《西历千九百七年游可伦布寺》诗:“竹殿逢僧话,金笼贮佛牙。”


国语词典

佛牙 [fó yá]

⒈ 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未销毁的牙齿。

《水浒传·第四五回》:「和尚道:『请娘子去小僧房里看佛牙。』」


佛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佛牙舍利释义:见“佛牙”。
    • 2.
      佛齿释义:即佛牙。
    • 3.
      牙印释义:⒈即佛牙。⒉用象牙制的印章。⒊齿痕。
    • 4.
      盘盘国释义:古代南海古国名。 故地一般以为在今 泰国 南 万伦湾 沿岸一带。《南史·宋纪中·孝武帝》:“﹝ 孝建 二年七月﹞己酉,槃槃国 遣使朝贡。”《南史·夷貊传上·闍婆达国》:“槃槃国 …… 梁 中大通 元年、四年、其王使使奉表累送佛牙及画塔,并献沉檀等香数十种。”
    • 5.
      韦驮释义:梵文Skanda(塞建陀)音译的讹略。佛教天神,传说为南方 增长天王 的八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唐 道宣 载其事,谓佛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 急追取还,以授 道宣。后佛教因以 韦驮 为护法神,亦称护法 韦驮,并置其像佛寺中,著武将服,执金刚杵,立于天王殿 弥勒佛 之后,正对 释迦牟尼佛。《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护法神曰:‘走,走!如不走,交你认得三洲感应护法 韦驮尊天 手中宝杵!’”清 侯方域《重修白云寺碑记》:“三年乃创大殿,建立三佛像与夫金刚、罗汉、韦驮、伽蓝之属。”清
佛牙是什么意思 佛牙读音 怎么读 佛牙,拼音是fó yá,佛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佛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