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事不宜迟 事不宜迟的意思
shìchí

事不宜迟

简体事不宜迟
繁体事不宜遲
拼音shì bù yí chí
注音ㄕˋ ㄅㄨˋ ㄧˊ ㄔ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yí,(1) 适合,适当。【组词】:宜人。宜于。合宜。权宜。适宜。相宜。(2) 应该,应当。【组词】:事不宜迟。(3) 当然,无怪。【例句】:宜其无往而不利也。(4) 姓。

chí,(1) 慢,缓。【组词】:迟缓。迟笨。迟钝。迟疑。迟重(zhòng )。迟滞。(2) 晚。【组词】:迟到。迟暮,迟早。推迟。延迟。(3) 姓。

基本含义

表示应当及时处理事情,不可拖延。

事不宜迟的意思

事不宜迟 [shì bù yí chí]

1. 谓事情急迫,须抓紧快做。

事不宜迟 引证解释

⒈ 谓事情急迫,须抓紧快做。

元 贾仲名 《萧淑兰》第四折:“事不宜迟,收拾了便令媒人速去。”
《水浒传》第一〇四回:“事不宜迟,快收拾细软等物,都到那里入伙,方避得大祸。”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一:“姑娘,事不宜迟,快走!快走!”


国语词典

事不宜迟 [shì bù yí chí]

⒈ 事情急迫须立刻处理,不应拖延。

《三国演义·第六〇回》:「此非统之谋;是法孝直得张松密书,言事不宜迟,只在早晚当图之。」
《文明小史·第三三回》:「事不宜迟,明天就把这桩公事发出去罢。」


事不宜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兵贵神速释义:《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嘉言曰:‘兵贵神速。’” 指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 2.
      刻不容缓释义:时间一点都不容许耽搁。形容形势紧迫,必须立即行动。
    • 3.
      当务之急释义:当前应做 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 《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 4.
      时不我待释义:时间不等人,指要抓紧时间:任务紧迫,时不我待。
    • 5.
      燃眉之急释义: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
    • 6.
      趁热打铁释义:就着铁烧红的时候锻打。比喻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事不宜迟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旷日持久释义:荒废时日,长期拖延。《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旷:耽误。
    • 2.
      来日方长释义:意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事不宜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事不宜迟造句

1.事不宜迟,若再优柔寡断就要丧失机遇了。

2.为了赶在敌人前面,部队必须立即出发,事不宜迟

3.事不宜迟,迟了,就将成枯鱼之肆,不可挽回了。

4.事不宜迟,大家马上分头行动吧!

5.时间很紧,事不宜迟,我们要立刻动手办。

事不宜迟是什么意思 事不宜迟读音 怎么读 事不宜迟,拼音是shì bù yí chí,事不宜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事不宜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