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北伐军 北伐军的意思
běijūn

北伐军

简体北伐军
繁体北伐軍
拼音běi fá jūn
注音ㄅㄟˇ ㄈㄚˊ ㄐㄨㄣ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ěi bèi,(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组词】: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组词】:败北。 ◎ 古同“背”,违背,违反。

fá,(1) 砍。【组词】:伐树。砍伐。(2) 征讨。【组词】: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3) 自夸。【例句】: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基本含义

北伐军是指20世纪初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一支军队,目的是推翻北方军阀政权,统一中国。

北伐军的意思

北伐军 [běi fá jūn]

1. 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

北伐军 引证解释

⒈ 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

郭沫若 《北伐途次》小引:“在这儿所要叙述的是一九二六年北伐军进攻 武昌 时的事情。”


北伐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北伐军释义: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郭沫若《北伐途次》小引:“在这儿所要叙述的是一九二六年北伐军进攻 武昌 时的事情。”
    • 2.
      国民政府释义:一般指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广州和武汉建立的革命政权。其前身为以孙中山为首的大元帅府,1925年7月1日改组为国民政府,通称广州革命政府。北伐军攻克武汉后,1927年1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通称武汉国民政府。接受其管辖的有全国南北十一个省。积极支持反帝反封建运动,支持湖南、湖北农民运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七一五政变后,武汉和南京两个国民政府合二为一,通称南京国民政府,又称国民党政府,成为完全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政权。
    • 3.
      欧阳山释义:(1908-)小说家。 湖北荆州人。1926年在北伐军中做宣传工作,并主编《广州文学》。1933年参加左联。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文委常委。建国后曾任广东作协主席、《作品》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高干大》、《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等。
    • 4.
      直系军阀释义:北洋军阀派系之一。 先后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等(大多数是直隶省即今河北省人)为首,于1920年和1922年先后战败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掌握北京政权。1924年被奉系军阀战败。1926年被北伐军打垮,势力遂归消灭。
    • 5.
      革命军释义:⒈为先进的、革命的阶级或集团服务的军队。鲁迅《而已集·文艺和革命》:“外国是革命军兴以前,就有被迫出国的 卢梭,流放极边的 珂罗连珂。”⒉特指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民革命军队。清 邹容《狱中答西狩》诗:“昨夜梦和尔,同兴革命军。”亦省称“革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苏起义清方档案》:“革军兵舰已开至 下关,浦口 站尚安静。”⒊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北伐军。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好些革命军军官家里的年尊老太爷,烟瘾极重,靠一杆‘枪’救命的,都被‘万岁’(劣绅讥诮农民之称
    • 6.
      黄埔军官学校释义:简称黄埔军校,是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孙中山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地点在广州附近的黄埔。蒋介石任校长,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初期培养出来大批具有革命精神的军事人员,成为北伐军的骨干。
北伐军是什么意思 北伐军读音 怎么读 北伐军,拼音是běi fá jūn,北伐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北伐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