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军 五军的意思
jūn

五军

简体五军
繁体五軍
拼音wǔ jūn
注音ㄨˇ ㄐㄩ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基本含义

指五个军队,形容军队强大、庞大。

五军的意思

五军 [wǔ jūn]

1. 古代军制。古代军制。古代军制。泛称朝廷的军队。

五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军制。 春秋 时 晋 的上军、中军、下军、新上军、新下军。

《国语·晋语四》:“蒐於 清原,作五军。”
韦昭 注:“晋 本有上军、有中军、有下军,今有五军,新上下也。”

⒉ 古代军制。 汉 代前、后、中、左、右五营军队之称。

《文选·张衡<西京赋>》:“五军六师,千列百重。”
李善 注:“《汉官仪》:‘ 汉 有五营。’五军即五营也。”

⒊ 古代军制。 明 代京军三大营之一。 成祖 时,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见《明史·兵志一》。

⒋ 泛称朝廷的军队。

唐 贾至 《燕歌行》:“五军精卒三十万,百战百胜擒单于。”


五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营释义:明 永乐 时,京军分三大营,即:五军营,肄习营阵;三千营,肄习巡哨;神机营,肄习火器。 《续文献通考·兵二》:“京军三大营,一曰五军,一曰三千,一曰神机。其制皆备於 永乐 时。”
    • 2.
      东北抗日联军释义: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 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些抗日武装到1935年先后建成了东北 人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发表了东 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初,共建成十一个军。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3.
      五卫释义:⒈鼓舞士气的五种方法。《逸周书·大武》:“战有六厉、五卫、六庠、五虞……五卫:一、明仁怀恕,二、明智辅谋,三、明武摄勇,四、明材摄士,五、明艺摄官。”⒉指 元 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五军,掌宿卫扈从,兼屯田。《元史·百官志二》:“至元 十八年,以 蒙古 侍卫总管府依五卫之例,为指挥使司。”元 陈旅《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之二:“五卫旌旗秋甸里,千官剑珮晓云端。”
    • 4.
      伍胥释义:⒈传说中的古代方术士。《绎史·黄帝纪》注引《玄女兵法》:“黄帝 攻 蚩尤,三年,城不下,得术士 伍胥,问之。胥 曰:‘是城中之将,白色商音,帝之始攻,得无以秋之东方行乎。今帝为苍色角音,此雄军也,请以战为。’帝曰:‘为之若何?’曰:‘请攻三日,城必下。’乃设五旗五军已具,四面攻之,三日,城果下。”宋 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作“五胥”。⒉指 伍子胥。唐 李白《江上赠窦长史》诗:“汉 求 季布 鲁 朱家,楚 逐 伍胥 去 章华。”
    • 5.
      保义释义:唐 李德裕 任 剑南 节度使时,建精兵五军,其一军称保义。
    • 6.
      保惠释义:⒈保护并施以恩惠。⒉唐李德裕任剑南节度使时,建精兵五军,其一支称“保惠”。
    • 7.
      八一奖章释义: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国防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1935年9月30日至1937年7月6日)有功人员的奖章。 不分级,授予1935年10月20日以后参加红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后参加红二或红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以后参加陕北红军或红二十五军的连级及其以下人员。
    • 8.
      兽咬剑释义:原主人:贡多林涌泉领主Ecthelion。后归索林所有,索林于五军之战去世后,兽咬剑被瑟兰迪尔王安放在索林墓前。
    • 9.
      右哨释义:明成祖 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
    • 10.
      右掖释义:⒈唐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⒉明成祖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
    • 11.
      团营释义:明 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神机)损失殆尽。
    • 12.
      左哨释义:明成祖 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
    • 13.
      左掖释义:⒈宫城正门左边的小门。 《宋书·天文志一》:“魏文帝 黄初 三年九月甲辰,客星见太微左掖门内。”⒉唐 时指门下省。唐 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 仇兆鳌 注:“《唐六典》:在 宣政门 内,殿东有 东上閤门,殿西有 西上閤门。东上閤门,门下省在焉。西上閤门,中书省在焉。公时为左拾遗,属门下,故出左掖。”参见“左省”。⒊明成祖 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参见“五军”。
    • 14.
      平江起义释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彭德怀等在平江领导的武装起义。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湖南平江的农民和一部分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并在平江、浏阳、铜鼓、修水等地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成立工农革命政权。后来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15.
      杜聿明释义:(1905-1981)陕西米脂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政府第五军军长、中国远征军第一路代司令长官、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曾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到缅甸支援盟军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59年被特赦。曾任全国政协常委。
    • 16.
      炖煌释义:同“敦煌”。《史记·匈奴列传》:“自此之后,单于益西北,左方兵直 云中,右方兵直 酒泉、燉煌郡。”唐 沉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自 轮海 已东,神乌、燉煌,张掖、酒泉 ……凡五十郡六镇十五军,皆 唐 人子孙。”王闿运《嘲哈密瓜赋》:“燉煌 故邦,产无餘柤。”
    • 17.
      起发释义:⒈犹启发。《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高可敷翫坟典,起发圣意,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三国 魏 曹操《请增封荀彧表》:“起发臣心,革易愚虑。”宋 王禹偁《为宰臣谢新雕三史表》:“欲俾详观理乱,起发昏蒙。”朱季海《<楚辞解故>序》:“近世学者,无替旧闻,转相起发,然遗逸多有。”⒉出发。《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晋王 犒设军马了,统大军起发。”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靖康 二年,浙西路 勤王兵,共六千七百五十四人,以二月七日起发,东都 之陷已累月矣。”《水浒传》第五八回:“梁山 人马分作五军起发
    • 18.
      都督释义:古代官名。魏晋以 后大都督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都督是地方军政长官。明代置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清初废。辛 亥革命时各省曾设都督,是省的最高军政官职。
    • 19.
      陕甘革命根据地释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和陕甘边界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和1928年春,共产党人唐澍、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清涧、渭华起义,成立工农革命军。1932年冬,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陕北红军与游击队于1934年开辟陕北根据地。1935年陕甘边和陕北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9月与鄂豫皖边区的红二十五军会合,组合成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刘志丹任正副军团长,陕甘根据地发展到约30万平方千米,成为中央红军和各路红军的落脚点。
    • 20.
      马日事变释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指使武汉国民政府管辖区的反动军官叛变革命。在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的策动下,该军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指挥全团千余人于21日晚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突然袭击湖南省总工会、省农会及其他革命组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百余人,被捕三千余人。因这一天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称“马日事变”。这一事变成为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公开合流的信号。

五军(wu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军是什么意思 五军读音 怎么读 五军,拼音是wǔ jūn,五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