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的意思
cǎojīngshé

打草惊蛇

简体打草惊蛇
繁体打草驚蛇
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注音ㄉㄚˇ ㄘㄠˇ ㄐㄧㄥ ㄕㄜ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ǎ dá,(1) 击,敲,攻击。【组词】:打击。殴打。打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组词】: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3) 做,造。【组词】:打首饰。打家具。(4) 拨动。【组词】:打算盘。(5) 揭,破,凿开。【组词】:打破。打井。(6) 举,提起。【组词】:打灯笼。打起精神。(7) 涂抹,印,画。【组词】:打蜡。打戳子。(8) 写出,开出。【组词】:打证明。(9) 捆,扎。【组词】:打包裹。(10) 合,结合。【组词】:打伙。打成一片。(11) 获取,购取。【组词】:打水。打鱼。(12) 除去。【组词】:打消。打杈。(13) 定出,计算。【组词】:打算。打腹稿。(14) 用,采用,使用。【组词】:打比喻。(15) 玩,玩耍。【组词】:打球。(16) 截,停,减,退。【组词】:打住。打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组词】:打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组词】:打交道。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组词】:打扫。打扰。(20) 自,从:打哪儿来?(1) 量词,指十二个。【组词】:一打铅笔。

cǎo,(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组词】: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组词】:草料。柴草。稻草。(3) 粗糙,不细致。【例句】: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组词】: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组词】: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组词】:草野。草莽。草寇。草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组词】:草鸡。

jīng,(1)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组词】:惊车。惊群。马惊车败。(2)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组词】:惊恐。惊骇。惊愕。惊惶。惊诧。惊遽。惊厥。惊悟。惊心动魄。惊惶失措。惊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3) 震动。【组词】:惊动。惊扰。惊堂木。打草惊蛇。(4) 出人意料的。【组词】:惊喜。

shé yí, ◎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组词】: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 〔委(wěi )蛇〕见“委2”。

基本含义

比喻行动不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暴露自己的意图。

打草惊蛇的意思

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1. 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作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水浒传》

[beat the grass and frighten away the snake; (fig)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打草惊蛇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打草蛇惊”。

语本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王鲁 为 当涂 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 鲁 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虵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里语证实·打草惊蛇》引《续常谈》作“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注云:“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谁更敢倒凤颠鸞,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回:“老武 赶紧告诉大家,事情要慢慢干,不要性急,走漏了风声,打草惊蛇,就会坏了大事。”
《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説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宋 朱熹 《答黄仁卿书》:“但恐见 黄商伯 狼狈后,打草蛇惊,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国语词典

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⒈ 语本宋·郑文宝打草惊蛇比喻某甲受到惩戒,而使某乙知所警惕。后多比喻行事不密,使对方有所察觉,预先防备。

《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水浒传·第二九回》:「空自打草惊蛇,倒乞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打草惊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因小失大释义: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 2.
      操之过急释义:办事情过于急躁:这事得分步骤进行,不可操之过急。
    • 3.
      风吹草动释义:比喻轻微 的动荡或变故。

打草惊蛇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引蛇出洞释义:比喻运用计谋诱使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 2.
      欲擒故纵释义: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 比喻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的目的,故意先放松一步。
    • 3.
      纹丝不动释义:一点儿也不动:连下几镐,那块冻土还是纹丝不动。

打草惊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打草惊蛇造句

1.打草惊蛇了惊什么蛇?

2.这件事急不得,表面要装镇定,以免打草惊蛇

3.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放他们过去,以免打草惊蛇,影响全歼敌人主力的计划。

4.这个计谋的关键在于避免打草惊蛇,等对方鬆懈后,可一举进攻。

5.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是旁敲侧击地询问了来人几个问题。

6.记者象是一群狗,但有打草惊蛇,就开端吠个不绝。

7.我是说我不想打草惊蛇

8.这次行动千万要保密,不能打草惊蛇

9.他的第二个冲动是不必打草惊蛇

10.计划不周密,轻举妄动,就会打草惊蛇,给你们下一步破案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1.打仗不能打草惊蛇,声东击西的,这样有勇无谋只会战败,所以只要全民皆兵,团结一致,就一定会胜利。

12.这种荒郊野外绝对少不了三两头家犬,为了不打草惊蛇,千万不要引起家犬的吠影吠声。

13.连长告诉我们,不要打草惊蛇,要对敌人进行围攻。

14.警方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所以派出便衣警察埋伏在四周。

15.对方似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16.在野外要进入草丛时,切记要先打草惊蛇

17.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惊蛇,让歹徒溜了。

18.大家先不动声色,免得打草惊蛇,让他跑了。

打草惊蛇是什么意思 打草惊蛇读音 怎么读 打草惊蛇,拼音是dǎ cǎo jīng shé,打草惊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打草惊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