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的意思
nǎoláodòng

脑力劳动

简体脑力劳动
繁体腦力勞動
拼音nǎo lì láo dòng
注音ㄋㄠˇ ㄌㄧˋ ㄌㄠˊ ㄉㄨㄥ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nǎo,(1)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组词】:脑髓。脑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 头。【组词】: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组词】:豆腐脑儿。(4)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组词】:樟脑。薄荷脑。

lì,(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组词】:力气。力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组词】:视力。生产力。控制力。(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组词】:力学。作用力。保守力。(4) 用极大的力量。【组词】:尽力。力挫。力挽狂澜。(5) 姓。

láo,(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组词】:劳动。劳力。劳逸。功劳(功业,成绩)。按劳分配。(2) 辛苦,辛勤。【组词】:劳苦。劳顿(劳累困顿)。劳瘁(劳累病苦)。劳碌(事情多而辛苦)。劳心。疲劳。烦劳。任劳任怨。(3) 劳动者的简称。【例句】:劳工(旧时指工人)。劳资。(4) 用力。【组词】:劳苦功高。勤劳。徒劳无功。(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组词】:慰劳。劳军(慰劳军队)。(6) 姓。

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基本含义

指进行思考、分析、创造等需要用到脑力的劳动活动。

脑力劳动的意思

脑力劳动 [nǎo lì láo dòng]

1. 精细的、有目的的、有训练的心理活动。

那种若没有它任何哲学家都无从工作的基本的脑力劳动。

[ brainwork; ]

2. 以消耗脑力为主的劳动,如管理国家事务、组织生产以及从事政治、文化和科学研究等活动。

脑力劳动者。

[ mental work; ]

脑力劳动 引证解释

⒈ 以消耗脑力为主的劳动,如从事政治、文化、科学研究,组织生产,管理经济等活动均是。

邓小平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是脑力劳动。”
《文汇报》1984.12.22:“脑力劳动有其特殊性、连续性,并不是那么轻快不费力。”


脑力劳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体力劳动释义:主要靠体力进行的生产劳动。

脑力劳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差别释义:指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的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 2.
      兼职释义:兼职是指在不脱离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是一种利益关系。
    • 3.
      劳动人民释义:涵义劳动人民,是指一切体力劳动者(如工人、农民、手工业者等)以及和体力劳动者相近的、不剥削人而又受人剥削的脑力劳动者。中国现阶段革命的目的,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
    • 4.
      劳动报酬释义: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 5.
      劳动适龄人口释义:处于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年龄的范围,各国规定不尽相同,多数国家只规定其下限,也有规定上下限的。中国规定的劳动年龄下限,男性及女性都是十六岁;上限男性为六十岁,女性体力劳动者为五十岁,脑力劳动者为五十五岁。该年龄段内丧失劳动力的人口不属劳动适龄人口。
    • 6.
      劳动释义:⒈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⒉专指体力劳动:劳动锻炼。⒊进行体力劳动:他劳动去了。⒋敬辞,烦劳:劳动您跑一趟。不敢劳动大驾。
    • 7.
      劳心劳力释义:劳心指脑力劳动,劳力指体力劳动。
    • 8.
      劳心忉忉释义:⒈“无思远人,劳心忉忉”。劳心:⒉费心;操心:不为小事劳心忉忉。⒊〈书〉从事脑力劳动。
    • 9.
      劳心释义:⒈费心;操心:不为小事劳心。 ⒉从事脑力劳动。⒊忧心。
    • 10.
      工作释义:⒈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也泛指机器、工具受人操纵而发挥生产作用:积极工作。开始工作。铲土机正在工作。⒉职业:找工作。工作没有贵贱之分。⒊业务;任务:工作量。宣传工作。工会工作。科学研究工作。
    • 11.
      智识分子释义: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
    • 12.
      模式识别释义:根据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的识别和分类。包括图像识别、声音识别、文字识别、指纹识别等。具有实现部分人类脑力劳动自动化的特点。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 13.
      电脑释义:电子计算机的 俗称。因其是人脑功能的某种延长,能部分地代替脑力劳动,故名。
    • 14.
      疲劳释义:⒈因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过度而需要休息。⒉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听觉疲劳。⒊因外力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不能起正常的作用:弹性疲劳。金属疲劳。
    • 15.
      知识产权释义:人们对其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具有排他性、地域性和时间性。分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和商标权也叫工业产权。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人的创造力,鼓励技术发明,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 16.
      知识分子释义: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编辑、记者等。
    • 17.
      笔耕砚田释义: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脑力劳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差别释义:指社会主义国家中存在的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 2.
      兼职释义:兼职是指在不脱离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为第三方提供体力或脑力劳动支出,是一种利益关系。
    • 3.
      劳动人民释义:涵义劳动人民,是指一切体力劳动者(如工人、农民、手工业者等)以及和体力劳动者相近的、不剥削人而又受人剥削的脑力劳动者。中国现阶段革命的目的,是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
    • 4.
      劳动报酬释义: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 5.
      劳动适龄人口释义:处于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年龄的范围,各国规定不尽相同,多数国家只规定其下限,也有规定上下限的。中国规定的劳动年龄下限,男性及女性都是十六岁;上限男性为六十岁,女性体力劳动者为五十岁,脑力劳动者为五十五岁。该年龄段内丧失劳动力的人口不属劳动适龄人口。
    • 6.
      劳动释义:⒈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⒉专指体力劳动:劳动锻炼。⒊进行体力劳动:他劳动去了。⒋敬辞,烦劳:劳动您跑一趟。不敢劳动大驾。
    • 7.
      劳心劳力释义:劳心指脑力劳动,劳力指体力劳动。
    • 8.
      劳心忉忉释义:⒈“无思远人,劳心忉忉”。劳心:⒉费心;操心:不为小事劳心忉忉。⒊〈书〉从事脑力劳动。
    • 9.
      劳心释义:⒈费心;操心:不为小事劳心。 ⒉从事脑力劳动。⒊忧心。
    • 10.
      工作释义:⒈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也泛指机器、工具受人操纵而发挥生产作用:积极工作。开始工作。铲土机正在工作。⒉职业:找工作。工作没有贵贱之分。⒊业务;任务:工作量。宣传工作。工会工作。科学研究工作。
    • 11.
      智识分子释义: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
    • 12.
      模式识别释义:根据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的识别和分类。包括图像识别、声音识别、文字识别、指纹识别等。具有实现部分人类脑力劳动自动化的特点。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 13.
      电脑释义:电子计算机的 俗称。因其是人脑功能的某种延长,能部分地代替脑力劳动,故名。
    • 14.
      疲劳释义:⒈因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过度而需要休息。⒉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听觉疲劳。⒊因外力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不能起正常的作用:弹性疲劳。金属疲劳。
    • 15.
      知识产权释义:人们对其通过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具有排他性、地域性和时间性。分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和商标权也叫工业产权。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人的创造力,鼓励技术发明,发展科学文化事业。
    • 16.
      知识分子释义: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如科技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教师、医生、编辑、记者等。
    • 17.
      笔耕砚田释义: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脑力劳动造句

1.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是不能学好的。

2.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为社会创造财富。

3.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不能学好的。

4.爱情是一种脑力劳动,婚姻是一种体力劳动。

5.脑力劳动,楼主即使不喜欢也看看吧,也许以后能用上。

6.他从事的是脑力劳动

7.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已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能文能武的脑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是什么意思 脑力劳动读音 怎么读 脑力劳动,拼音是nǎo lì láo dòng,脑力劳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脑力劳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