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爱 [huì ài]
1. 犹仁爱。
惠爱 引证解释
⒈ 犹仁爱。
引《韩非子·奸劫弑臣》:“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此世之所谓惠爱也。”
《后汉书·冯衍传上》:“惠爱之诚,加乎百姓;高世之声,闻乎羣士。”
宋 苏舜钦 《送杜密学赴并州》诗:“惠爱留关辅,风威入塞垣。”
郭沫若 《星空》诗:“永恒无际的合抱哟!惠爱无涯的目语哟!太空中只有闪烁的星和我。”
惠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圣女释义:有圣德的女子。常指将为后妃者,亦指女神。汉 刘向《列女传·齐宿瘤女》:“今日出游,得一圣女。”《汉书·元后传》:“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漾水》:“﹝ 武都 秦冈山 ﹞悬崖之侧,列壁之上,有神象若图,指状妇人之容,其形上赤下白,世名之曰圣女神,至于福应愆违,方俗是祈。”王统照《母爱》:“对于这位惠爱和祥的‘圣女’,她的良心不许她当面说谎。”
- 2.
宣惠释义:普施惠爱。
- 3.
宣慈释义:本谓博闻慈爱。 后泛指博爱众人。《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孔颖达 疏:“宣者,徧也。应受多方,知思周徧也。慈者,爱也,爱出於心,恩被於物也。”汉 蔡邕《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掾天姿恭恪,宣慈惠和,允恭博敏,惻隐仁恕,正身履道。”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淳钩之锋,验於犀兕;宣慈之良,效於明试。”《隋书·刑法志》:“圣王仰视法星,旁观习坎,弥缝五气,取则四时,莫不先春风以播恩,后秋霜而动宪。是以宣慈惠爱,导其萌芽,刑罚威怒,随其肃杀。”
- 4.
康惠释义:安抚惠爱。
- 5.
德义释义:⒈道德信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汉 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彼皆戴仰大王德义,愿为大王臣妾。德义已行,南面称伯,楚 必敛衽而期。”晋 潘岳《西征赋》:“诵六艺以饰姦;焚诗书而面墙;心不则於德义,虽异术而同亡。”宋 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或弃斥德义,蹇视淫游,以嘲弄社会,聊快其意,如 堂祥。”⒉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国语·周语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也亦议之,
- 6.
惠泽释义:惠爱与恩泽。
- 7.
流移释义:⒈流亡;迁移。《后汉书·朱穆传》:“百姓荒饉,流移道路。”《旧唐书·回纥传》:“﹝ 迴紇 ﹞无君长,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宋 司马光《论赈济札子》:“凡人情恋土,各愿安居,苟非无以自存,岂愿流移他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后清方档案》:“若各乡復以畏清乡之故相率流移,全局可立形瓦解。”⒉指流离失所的人。宋 李纲《与折仲古龙学书》:“境内盗贼,悉已净尽,流移归业。”《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二年》:“卿宜务忠实以革欺诞,施威信以戢溃衄,广惠爱以抚流移。”清 吴伟业《赠辽左故人》诗:“曾募
- 8.
煦煦为仁释义:煦煦:和悦、惠爱的样子。
- 9.
煦濡释义:温和;惠爱。
- 10.
禄食释义:⒈俸禄。 《汉书·食货志上》:“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明 李东阳《文林郎谢公墓志铭》:“公自奉数俭,虽被封锡,禄食仅仅,益自节缩为义举。”⒉食禄。指供职官府享有俸禄。《后汉书·朱暉传》:“禄食之家,不与百姓争利。”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万福 自始从军至卒,禄食七十年,未尝病一日,典九郡皆有惠爱。”⒊指食禄者。清 方文《云间五子·徐闇公孚远》诗:“禄食逾千亿,谁是英雄人?”
- 11.
风威释义:⒈风的威力。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稜稜霜气,蔌蔌风威。”唐 杜甫《夜》诗:“絶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清 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不出风威灭,无营日影徐。”⒉指风发出威力。清 季开生《十月初六发榆中抵鱼河驿》诗:“振野凉风扑马飞,孟冬絶塞已风威。”⒊指教育风化的声势、威力。《后汉书·循吏传·王涣》:“在 温 三年,迁 兗州 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宋 苏舜钦《送杜密学赴并州》诗:“惠爱留 关 辅,风威入塞垣。”《好逑传》第十回:“老恩臺大人,风威霜厉,远邇肃然,治晚生怎敢以私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