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权 [lǎn quán]
1. 抓权。
英[arrogate power to oneself; grasp at authority;]
揽权 引证解释
⒈ 抓权。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陈定 托他掌管家事,他内外揽权,百般欺侵。”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二王实皆庸憒无能,其揽权窃柄,一以 肃顺 为主谋云。”
《清史稿·爱新觉罗博洛传》:“﹝ 博洛 ﹞掌户部时尚书 谭泰 逞私揽权,不力阻,夺爵。”
国语词典
揽权 [lǎn quán]
⒈ 把持权力。指包揽分外的事权。
引《文明小史·第五六回》:「余观察其时还是双月选的知府,在崔钦使那边当参赞,什么事都得问他,因此他很揽权。」
揽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柄释义:⒈不待请命而行事的权柄。 唐 元稹《加乌重胤检校司徒制》:“盖先王之懋典,授之专柄。”⒉独揽权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秦太师 专柄十二年,只成就得一 胡邦衡。”《清史稿·高宗纪》:“九月乙巳朔,署 广西 提督 谭行义 以 安南 郑氏 专柄,清化镇 邵郡公 及 黎鷟 起兵与 郑氏 内哄,奏闻。”
- 2.
五虎释义:⒈指 明 代宦官 魏忠贤 私党中的五个文臣。《明史·宦官传二·魏忠贤》:“内外大权一归 忠贤 ……外廷文臣则 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 主谋议,号五虎。”⒉指 南明 桂王 时与锦衣指挥使 李元胤 结党揽权的五个官员。《明史·严起桓传》:“时朝政决於 成栋 子 元胤,都御史 袁彭年,少詹事 刘湘客,给事中 丁时魁、金堡、蒙正发 五人附之,揽权植党,人目为五虎。”
- 3.
召权释义:揽权。 《资治通鉴·汉宣帝地节三年》:“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政衰听怠,则廷平将召权而为乱首矣。”胡三省 注引 孟康 曰:“召,求也。招致权著已也。”
- 4.
市权释义:谓弄权,揽权。《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林甫 居相位凡十九年,固宠市权,蔽欺天子耳目,諫官皆持禄养资,无敢正言者。”《明史·黄道周传》:“陛下欲剔弊防奸,惩一警百,诸臣用之以借题修隙,敛怨市权。”
- 5.
庸愦释义:犹昏庸。 清 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抚议》:“入覲天子,痛陈利弊,一洗酷贪庸憒之习。”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咸丰季年三奸伏诛》:“二 王 实皆庸憒无能,其揽权窃柄,一以 肃顺 为主谋云。”
- 6.
把持包办释义:揽权专断代替别人办理,不让别人参与。
- 7.
招权纳贿释义: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 抓权力,受贿赂。
- 8.
招权释义:⒈揽权;弄权。⒉谓求附权贵而倚仗其势。
- 9.
擅事释义:独揽权力。
- 10.
擅势释义:独揽权势。
- 11.
擅权释义:独揽权力;专权。
- 12.
擅柄释义:独揽权柄。
- 13.
逞私释义:放纵私心。《元史·仁宗纪三》:“内外监察御史四十餘人,劾其逞私蠹政。”《清史稿·博洛传》:“十六年,追论 博洛 分 多尔衮 遗财,又掌户部时尚书 谭泰 逞私揽权,不力阻,夺爵、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