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行 [jí xíng]
1. 立即实行或执行。
例即行枪决。
英[expedite;]
即行 引证解释
⒈ 立即。
引《水浒传》第九八回:“俟新官一到,即行交代,勒兵前来听调。”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后来 安公子 改为学政,陛辞后即行赴任。”
即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话不说释义: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 2.
五毒释义:⒈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旧俗端午节在床下墙角洒雄黄水祛五毒。⒉指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期,资本家在其经营中的五种违法行为。即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资财、偷工减料和盗窃国家经济情报。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就是反对这五毒的。
- 3.
令行禁止释义: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 形容执行命令坚决迅速。《韩非子·八经》:“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
- 4.
估客释义:即行商。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明 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仙人楼阁春云里,估客帆檣晚照餘。”清 朱彝尊《送赵主事榷关扬州》诗:“珠帘十里 江都 市,铁鹿连船估客檣。”苏曼殊《绛纱记》:“老人与估客候余已久。”
- 5.
佛生日释义:释迦牟尼 的诞生日。又称“佛诞日”。佛教一般认为是农历四月初八日。一说为二月八日。见《长阿含经》卷四。古代此日行灌佛会,因此又名“浴佛节”。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谓之‘浴佛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后来,每年逢诞日或佛生日,便到寺中瞻礼 白香山 手蹟一遍,即行持念一日,岁以为常。”参阅 隋 杜臺卿《玉烛宝典》卷四。
- 6.
刻不容缓释义:时间一点都不容许耽搁。形容形势紧迫,必须立即行动。
- 7.
台城释义:⒈古代守城拒敌的设备。《墨子·备高临》:“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臺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孙诒让 间诂:“臺城,即行城也……此行城,编连大木,横出两旁,故亦谓之距。”参见“行城”。⒉六朝 时的禁城。宋 洪迈《容斋续笔·台城少城》:“晋 宋 间谓朝廷禁省为臺,故称禁城为臺城。”按,晋 之“臺城”,在今 南京市 鸡鸣山 南 乾河沿 北,其地本 三国 吴 后苑城,东晋 成帝 时改建作新宫,遂为宫城。历 宋、齐、梁、陈,皆为台省(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 台城
- 8.
坐贾释义:坐商。宋 苏洵《申法》:“先王惧天下之吏负县官之势以侵劫齐民也,故使市之坐贾视时百物之贵贱而録之。”宋 范成大《五题南塘客舍》诗:“君看坐贾行商辈,谁復从容唱《渭城》。”清 黄生《义府·诸贾人》:“卖买居邑,即坐贾;商以取利,即行商。”
- 9.
大厥释义:属“中风”的病症。 指中风卒倒,昏迷不醒的证候,与“厥证”昏倒不久即行复苏的症状有别。
- 10.
密捕释义:秘密逮捕。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十八:“因为这是市政府和市党部的意思,并且提议密捕和即行枪决的人就是 徐大齐。”
- 11.
帮工释义:⒈旧指受雇佣的人。如中国旧时农村的短工,欧洲封建社会受作坊主或行东(即行会师傅)雇佣的手工业工人等。⒉现指临时帮助劳动的人。
- 12.
废止释义: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本条令公布后,以前的暂行条例即行废止。
- 13.
急递铺释义:金、元、明 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每铺设铺司一人,铺兵四、五人至十人。凡遇官府公文至,即行递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
- 14.
悬壶问世释义:在社会上挂牌行医。 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
- 15.
投袂释义:⒈挥袖,甩袖表示立即行动。⒉应元投袂起。--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 16.
投袂而起释义: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 17.
拿解释义:逮捕解送。 明 王琼《双溪杂记》:“﹝ 山东 真定 巡抚﹞皆抚驭无方,皆差官校拿解赴京。”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渔埠编保》:“查出真盗报官,或即行拿解。”《林伯渠日记·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七日》:“业去电 唐参谋长 圭良,查明拿解中央,听候惩办。”
- 18.
推升释义:明 代谓官员未经满考即行升补。
- 19.
摄主释义:⒈指代理君职者或代理主事者。 《礼记·曾子问》:“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於西阶南。”孔颖达 疏:“摄主,上卿代国政者。”宋 苏轼《东坡志林·摄主》:“何谓摄主?曰:古者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世子未生而死,则其弟若兄弟之子次当立者为摄主。子生而女也,则摄主立;男也,则摄主退,此之谓摄主。”⒉指代理主事。《公羊传·昭公十五年》:“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何休 注:“主,谓已主祭者。臣闻君之丧,义不可以不即行,故使兄弟若宗人摄行主事而往。不废祭者,古礼也。”
- 20.
望拜释义:⒈远远望见即行叩拜。言极其恭敬。《战国策·齐策三》:“颠蹶之请,望拜之謁,虽得则薄矣。”唐 曹唐《暮春戏赠吴瑞公》诗:“年少英雄好丈夫,大家望拜执金吾。”宋 苏轼《赠潘谷》诗:“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⒉遥望拜祭。《史记·孝武本纪》:“於是天子遂东,始立 后土祠 汾阴 脽上,如 宽舒 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汉书·礼乐志》:“以正月上辛用事 甘泉 圜丘……天子自竹宫而望拜。”元《日损斋笔记·辩史》:“请以十月神州地祇之祭易夏至方丘之祭者三人,请上不亲祠而通爟火於禁中望拜者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