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册 文册的意思
wén

文册

简体文册
繁体文冊
拼音wén cè
注音ㄨㄣˊ ㄘ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cè,(1)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组词】:纪念册。花名册。画册。(2) 量词,指书籍。【组词】:一册书。(3)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例句】:册文(文体名,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册命。册封。

基本含义

公文簿、登记簿之类的簿册。《水浒传》第三九回:“这箇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知有无。” 清 李渔 《怜香伴·冤褫》:“下官 汪仲襄 ,昨日学院下马,优劣文册,俱已亲投。”

文册的意思

文册 [wén cè]

1. 公文簿、登记簿之类的簿册。

文册 引证解释

⒈ 公文簿、登记簿之类的簿册。

《水浒传》第三九回:“这箇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知有无。”
清 李渔 《怜香伴·冤褫》:“下官 汪仲襄,昨日学院下马,优劣文册,俱已亲投。”


文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分间释义:⒈判别。 《元典章·户部三·籍册》:“中书省差断事官 帖木烈三岛 等前去 北京、松州、兴州、平滦、西京、宣德 等处,钦依圣旨,一户户检照乙未壬子籍册,对证分间,定造到备细文册。”《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都省议得军兵虏到人口,令本路官司与廉访司吏一同分间。”⒉间隔,分开。章炳麟《訄书·订文》:“夫琴瑟专一,不可为听,分间布白,乡背乃章。”
    • 2.
      夏楚释义:⒈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 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 注:“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明史·职官志二》:“有不率者,扑以夏楚;不悛,徙謫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积分超格叙用之法。课业倣书,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册岁终奏上。”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尔敢下,我且以夏楚扑尔。”⒉泛指用棍棒等进行体罚。多用于对未成年者。《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四年》:“后性庄严,颇达古今。金 主已立为太子,有过,尚切责之;及即位,始免夏楚。”清
    • 3.
      奏销释义:⒈清 代各州县每年将钱粮征收的实数报部奏闻,叫奏销。《清文献通考·田赋二》:“﹝ 康熙 ﹞十八年,令州县日收钱粮流水簿,於岁底同奏销文册,齎司磨对。”⒉指上报户部注销欠缴的钱粮。吴晗《灯下集·明代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第四是免粮,家道寒苦,无力完粮的,可由地方官奏销豁免。”
    • 4.
      审听释义:⒈细听。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审听高居,载怀祗惧。”宋 洪迈《夷坚志补·鬼国母》:“渐次闻人哭声,审听之,盖其妻子与姻戚也。”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二》:“王者之道犹龙首,高居而远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忳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⒉指听讼、审案。明 归有光《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帖》:“所获之盗未必尽真,而或被株连之害;所偿之罪未必尽当,而或罹罗织之寃。盖一时有司之审听或有未明,而日久民间之公论未尝不在也。”
    • 5.
      府丞释义:⒈太守的属官。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三岁,迁 河南 太守……府丞 义 出行蝗,还见 延年。”⒉汉 代西域各国王室的行政首长。《后汉书·班超传》:“超 乃更立其府丞 成大 为 疏勒王。”⒊明 代 顺天、应天 二府,清 代 顺天、奉天 二府皆置府丞,为府尹副职。又 明 代詹事府、清 代宗人府等亦有府丞。《明史·职官志三》:“顺天府,府尹一人,府丞二人。”清 孙承泽《天府广记·詹事府》:“设詹事一员,少詹事二员,府丞二员。”《清史稿·职官志一》:“宗人府……府丞掌校汉文册籍。”
    • 6.
      拨册释义:文册名。
    • 7.
      掠卤释义:亦作“掠掳”。亦作“掠虏”。掳掠;抢劫。《史记·高祖本纪》:“又与 秦 军战於 蓝田 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汉书·酷吏传·咸宣》:“小羣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宋 苏辙《西戎论》:“中国坚坐而相守,不出十年,彼外无所掠虏,将不忍而热中,将反而求以相詬,以为起兵之名。”明 归有光《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帖》:“大抵此县湖山阻深,掠卤之习,浸以成俗。”清 倦圃野老《庚癸纪略》:“十六日,苏城 附近乡村,贼放火掠掳。”
    • 8.
      文簿释义:文册簿籍。
    • 9.
      斗级释义:主管官仓、务场、局院的役吏。 斗谓斗子,级谓节级。《明会典·仓庾一》:“景泰 三年,令各仓斗级库子,开写年甲、乡贯、住址,编造文册,候巡视官员点闸。”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司徒公历仕录》:“凡粮到仓,该仓斗级每人先支一斗。”清 顾炎武《钱粮论下》:“吾未见罢任之仓官,寧家之斗级,负米而行者也,必鬻银而后去。”
    • 10.
      有无释义:⒈亦作“有亡”。 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汉 扬雄《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唐 贾岛《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⒉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孔颖达 疏
    • 11.
      絷缚释义:捆绑;拘捕。唐 薛用弱《集异记·宫山僧》:“即有捕逐者数辈偕至,下窥曰:‘盗在此矣。’遂以索縋人就井縶缚,加以殴击。”《宣和遗事》后集:“二帝视神咒曰:‘……传闻九弟已遭縶缚,五国已灭,未见的耗;若神有灵,容我一占以见。’”《明史·外国传五·真腊》:“﹝ 洪武 ﹞十六年遣使齎勘合文册赐其王。凡国中使至,勘合不符者,即属矫伪,许縶缚以闻。”

文册(wenc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册是什么意思 文册读音 怎么读 文册,拼音是wén cè,文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