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都台 都台的意思
dōutái

都台

简体都台
繁体都臺
拼音dōu tái
注音ㄉㄡ ㄊ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u dū,(1) 大都市。【组词】:都市。都会。通都大邑。(2)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组词】:首都。国都。京都。建都。(3) 美好。【例句】:“雍容闲雅,甚都”。都丽。都雅。(4) 总。【组词】:都为一集。(5) 居。【例句】:“都卿相之位”。(6) 古代称头目、首领。(7) 姓。(1) 全,完全。【组词】: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2) 表示语气的加重。【例句】:一动都不动。

tái tāi,(1) 高平的建筑物。【组词】:亭台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组词】:井台。窗台。灯台。(3) 量词。【组词】:一台戏。(4) 台湾省的简称。【组词】:台胞。台币。(5) 姓。(6) 桌子、案子。【组词】:写字台。(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组词】:台鉴。台甫。(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含义

官署名,即尚书省。 唐 垂拱 元年, 武后 改称尚书省为“都臺”。《新唐书·百官志一》“尚书省”注:“ 龙朔 二年,改尚书省曰中臺…… 垂拱 元年曰都臺。 长安 三年曰中臺。” 明 张瀚 《松窗梦语·宦游纪》:“余始释褐,观政都臺。”

都台的意思

都台 [dōu tái]

1. 官署名,即尚书省。唐垂拱元年,武后改称尚书省为“都台”。

都台 引证解释

⒈ 官署名,即尚书省。 唐 垂拱 元年, 武后 改称尚书省为“都臺”。 《新唐书·百官志一》“尚书省”注:“龙朔 二年,改尚书省曰中臺…… 垂拱 元年曰都臺。

长安 三年曰中臺。”
明 张瀚 《松窗梦语·宦游纪》:“余始释褐,观政都臺。”


都台(dut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都台是什么意思 都台读音 怎么读 都台,拼音是dōu tái,都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都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