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 [tóng hé]
1. 彼此和谐;相互协和。
3. 谓与……同样和煦。形容仁爱。
同和 引证解释
⒈ 彼此和谐;相互协和。
引《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国语·齐语》:“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天子无东顾之忧,方伯有同和之美。”
⒉ 谓与……同样和煦。形容仁爱。
引唐 李商隐 《献河东公启》之一:“伏惟尚书春日同和,秋霜共烈。”
同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个别差异释义:也称“个性差异”。个人在个性方面与他人不同的特点。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和行为方式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 2.
临浯释义:浯河冲积平原,是清代翰林院编修都察院左都御史窦光鼐成长的地方,创立者刘大同和早期共产党员刘增的故乡。
- 3.
乐情释义:⒈谓音乐的情味。《隋书·乐志上》:“教之以风赋,弘之以孝友,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礼意风猷,乐情膏润。”⒉犹消遣。《水浒传》第三三回:“花荣 手下有几个梯己人,一日换一箇,拨些碎银子在他身边,每日教相陪 宋江 去 清风镇 街上观看市井喧哗,村落宫观寺院,闲走乐情。”
- 4.
云集响应释义: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 5.
城乡差别释义:城乡差别,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的简称。指城市和乡村之间在经济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上的不同和差异。城乡差别是自有城乡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实践证明,城乡差别的消极影响处于主要地位,因此,消灭城乡差别成为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 6.
大乐释义:⒈古代指典雅庄重的音乐。用于帝王祭祀、朝贺、燕享等典礼。《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汉 徐干《中论·治学》:“大乐之成非取乎一音。”唐 皮日休《忧赋》:“大乐既没,淫声是起。”⒉极大的快乐。《二程语录》卷二:“孟子 言万物皆备於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⒊指共同的快乐。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绪言:“徧观世法,捨大同之道而欲救生人之苦,求其大乐,殆无由也。”⒋官名。秦 汉 奉常(太常)属官有大乐令。东汉 永平三年改大乐为大予乐,凡国祭祀掌其奏乐及大饗之乐舞。历代因之。宋 有大乐令
- 7.
引黄入晋释义:引黄入晋工程位于山西西北部,从黄河干流的万家寨水库取水,分别向太原、大同和朔州三个能源基地供水,由总干线、南干线、联接段和北干线四部分组成,设计年引水12亿立方米。引水线路总长8公里,工程分期实施:一期工程经总干线、南干线及联接段实现向太原年引水2亿立方米;二期工程经总干线、北干线向朔州、大同年引水6亿立方米和最终实现向太原年引水4亿立方米。
- 8.
提单释义:⒈也叫提货单。 提取货物的凭据。⒉海商法上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凭证。分记名提单、指示提单和不记名提单。
- 9.
无颇释义:谓持正不偏。《左传·昭公十二年》:“婼 将与 季氏 讼,书辞无颇。”唐 张存则《舞中成八卦赋》:“是以知舞以适道无颇;乐以审政同和。”元 袁桷《挽播州宣抚扬资德》诗:“幼成端有种,帝鉴的无颇。”
- 10.
煤泥释义:煤泥泛指煤粉含水形成的半固体物,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产品,根据品种的不同和形成机理的不同,其性质差别非常大,可利用性也有较大差别,其种类众多,用途广泛。
- 11.
玄武岩地貌释义:在喷发的玄武岩流上发育而成的地貌。可形成顶部较为平坦的桌状山和熔岩台地,如贵州的韭菜坪。也可形成锥状火山,如山西大同和云南腾冲的火山群。有的火山口形成火口湖,如长白山脉的白头山天池。
- 12.
盲字释义:也叫点字。专供盲人用来书写、摸读的一种拼音文字。用数目不同和排列不同的凸出圆点组成字母。
- 13.
职业承诺释义:职业承诺指的是一个人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系,即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人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是员工对职业态度的一个变量,是个人承受某种职业责任的允诺,是个人内心与自己所从事职业签署的“心理合同”。主要还是个人对组织的依附,如个人与组织目标的强烈一致、个人对组织或职业的投入或忠诚、职业或组织成为个人的生活中心等,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和组织之间的心理关系,并能稳定地预测个体的缺勤和离职等行为。
- 14.
频谱释义:复杂振动分解为振幅不同和频率不同的简单的振动,它们的幅值按频率排列的图形叫做频谱。广泛应用在声学、光学和无线电技术等方面。